产经资讯网

黄瓜黑星病的鉴定与防治

黑星病为黄瓜的重要病害。一旦发病,发病率较高,明显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症状 此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生长点、嫩茎、叶片及幼瓜。幼嫩时期发病,多形成秃头苗。叶片染病,形成浅黄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易破裂穿孔,病叶多皱缩。

黑星病为黄瓜的重要病害。一旦发病,发病率较高,明显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症状 此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生长点、嫩茎、叶片及幼瓜。幼嫩时期发病,多形成秃头苗。叶片染病,形成浅黄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易破裂穿孔,病叶多皱缩。嫩茎染病,在茎上产生小型长梭形黄褐色凹陷病斑,易龟裂。幼瓜染病,在病部形成凹陷斑,致瓜条畸形,后期多在病部形成疮痂,或龟裂或形成孔洞,病部常产生流胶,后期变成琥珀色,湿度高时病部表面产绿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说明: C:\Users\JGS\Desktop\黄瓜黑星病\52961054623509521_副本.jpg 说明: C:\Users\JGS\Desktop\黄瓜黑星病\443331884834357736_副本.jpg

说明: C:\Users\JGS\Desktop\黄瓜黑星病\344085845376335774_副本.jpg 说明: C:\Users\JGS\Desktop\黄瓜黑星病\DSC06678_副本.jpg

  

  病原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 et Anthur属半知菌瓜疮痂芽枝霉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单生或分枝,50~514×4~5.5微米,褐色;分生孢子长圆形,褐色,单细胞平均15.2~18.8×4~5微米,双细胞平均16.4~22.5×4.6~5.7微米。分生孢子与孢子梗间的细胞往往可脱落萌芽而生菌丝,较孢子略大,1至多个细胞。

说明: C:\Users\JGS\Desktop\黄瓜黑星病\DSC06683_副本.jpg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种子带菌也可引起发病。病菌生长温度2~35摄氏度。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