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推土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李子树村以往的宁静,村民耿正平早早起床,跟着施工队一起拆除自家的危房。“这房子盖了40多年了,拆了的这两间已经东倒西歪。现在政策好,盖房子还有补贴,我家打算盖三间房!”耿正平一边做着手头的活儿,一边激动地说。河口镇海嘎村委会李子树村是寻甸县C、D级危房改造的五个试点之一,随着寻甸第三个“百日会”战吹响“冲锋号”,危房改造这一主要工作也在全县各乡镇遍地开工。
100天,2400个小时,144000分钟。第二个“百日会战”以来,寻甸上下争分夺秒,精确脱贫时间,“5+2”“白+黑”,朝着脱贫摘帽的目标不断奋进。寻甸县委书记何健升说:“第三个‘百日会战’,是全县脱贫攻坚生根结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攻坚阶段,寻甸将把牢会战重点,把握会战节奏,拿出冲刺的劲头,全力以赴抢工期、抓进度、补短板,高质量完成各项脱贫工作。”
干部包村联户
遍洒“精准扶贫”热土
翻开寻甸县扶贫办为包村联户工作印制的《关于脱贫攻坚100问》,28页的小册子里包含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易地搬迁等8个方面的内容,以问答的形式,为包村干部们解惑,便于他们进村入户时能全方位看齐对标。通过为期两个月的“走基层、深调研、找问题、抓整改、补短板、促攻坚”调研活动,寻甸针对暴露出的部分问题,调整充实扶贫队伍,在帮扶工作中长期贯彻落实专项行动要求,彻底解决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等方面的问题,让扶贫帮扶更精准。
吃农家饭、说农家话、做农家事,和群众打成一片,为百姓谋取福利……6月,1379名包村干部犹如星星之火撒在了寻甸这片脱贫热土上。全县县级领导以上率下,既挂帅又出征,深入“战区”指导工作;包村科级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取消双休和节假日,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进村开展包村联户工作,全面宣传扶贫政策,全力以赴提升“三率一度”;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落实脱贫工作;各驻村队员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同时,寻甸充分发挥周例会集体研究、民主集中决策的优势,研究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12个分指挥部,加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完善“七个一批”等各领域文件制度,为工作落实提供基本遵循。不仅如此,寻甸还和两区托管四乡镇建立了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统一数据、统一标准、统一步骤;领导力量再融合、帮扶力量再融合、督查力量再融合的“三同、三统一、三融合”工作机制。通过为期两个月的“走基层、深调研、找问题、抓整改、补短板、促攻坚”调研活动,查找出易地搬迁等7个方面45项具体问题,为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找到了突破口。与此同时,寻甸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清单,紧盯问题不放,做到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支部唱主角
做好“党建+”文章
第二个“百日会战”以来,寻甸处处活跃着各级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合作社为村民讲解入股知识,有的深入种植基地培训种植技术,有的挥汗如雨奋战在重点项目建设一线……
“我这一年来,几乎天天都来打工,每天有100块的工钱。另外我家里流转了2亩多地,要投资两个大棚种香瓜,新规划的大棚也快要盖了……”寻甸塘子街道麦场村村民柳春勇说。去年,麦场村党总支以土地流转为支撑,把公司作为脱贫致富杠杆,一头撬动田间地头、另一头撬动基地市场,串起了脱贫链,并对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与市场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依托专业种植公司的技术和市场资源,流转了上麦场村耕地68亩,建立了特色香瓜种植基地。目前,一期投入180余万元,建成种植大棚19个,基地种植的香瓜远销山东、贵阳、重庆等地。
每年3月中旬到4月,是河口镇苕子花的盛花期。因为苕子成活率很高,“撒一把就能发芽开花”,河口镇的田间地头,紫色的小花或是星星点点,或是连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民”这一模式,河口镇的“甜蜜事业”已经带动600多户贫困户。以每户农户养蜂5箱计算,投入的3500元,政府每户补贴2000元,农户只用投入1500元。以苕子花蜜为例,每箱平均能产蜂蜜5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20元,养殖5箱蜜蜂就能收入5000元,一个花期村民就可以收回成本。今年,河口镇还扩大了苕子花种植面积,在8个村委会种植苕子5000余亩,保障了村民蜜蜂养殖的蜜源。
种香瓜、养苗鸡、养蜂、养牛……寻甸发挥优势,紧抓产业扶贫这一关键,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做好“党建+”文章,用好每户7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基本实现了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做到了产业帮扶全覆盖。
与此同时,寻甸基础设施建设也快速推进,17个易地搬迁项目、13个宜居农房集中安置项目迅速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全部开工,实施五小水利工程3963件(托管4乡镇163件),通村道路硬化404.7公里(托管4乡镇71.7公里),通村道路通达工程建设149.8公里(托管4乡镇33.8公里)。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优惠政策,做到贫困学生教育扶贫全覆盖。生态补偿力度加大,“一海一江一区”范围内,贫困户生态补偿全覆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374人。
“十个必须”
加压冲刺争朝夕
第三个“百日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四个百日”会战的攻坚之战、冲刺之战。何健升说:“全县上下要坚持‘十个必须’务实重行,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工作责任必须进一步压实。寻甸16个“战区”将以周为单位精准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各乡镇(街道)不仅要算好时间账、任务账、进度账,还要层层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把脱贫攻坚任务书和时间表的具体任务明确到月、到周、到日,落实到村、到户、到人,限时推进、即时督查、随时跟进,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严格按时间节点,逐条、逐项推进,按质、按量完成。
“七个一批”必须全面覆盖。易地搬迁方面将加速推进,保障扶持政策,确保同步建成。发展生产方面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到每一户贫困户至少有一项致富增收产业。务工增收方面将加强跟进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拓宽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教育扶贫方面将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优惠政策,全力加强贫困户教育帮扶。生态补偿方面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生态补偿项目和资金,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切实增加保护区贫困户收入。健康救助方面将多方面筹措资金,做到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覆盖率达100%。社会帮扶方面将动员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脱贫攻坚,实现社会帮扶工作常态化。
农危房改造必须加快推进。第三个“百日会战”,寻甸将补齐短板,全力破解C、D级危房建设,把握农危改的五大工作原则,严格执行对象条件、评定程序、改造标准、补助标准和验收标准,分阶段、分重点组织实施,以确保6月30日前全面启动实施,其中仁德街道、塘子街道、金所街道、七星镇、羊街镇、先锋镇、六哨乡将在10月30日前全部完成,其余乡镇也将在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
低保与扶贫政策必须有效连贯。据统计,目前寻甸全县家庭成员享受低保超60%的有1122户2334人,其中整户低保有621户1001人。寻甸将做好低保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中交叉对象的识别工作,认真落实分类施保、按标施保工作措施,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退尽退”。
包村联户必须上手上心。寻甸要求每一位包村干部要把贫困村找到发展路子作为解决包村联户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贫困村村情实际量身定做脱贫办法。同时围绕“三率一度”,与贫困群众零距离交友连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评估检测必须全力配合。7月,第三方评估团队将进驻寻甸开展预评估工作。寻甸将对照本次第三方预评估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认真准确的提供检查材料,同时还将配合好评估组进行入户调查,给评估组及群众当好翻译官,确保双方交流无碍,真正了解到群众的真实情况以及对寻甸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
基层组织必须发挥作用。按照“组织强、党建强、产业强、经济强”的目标,寻甸将全力实施好贫困村提升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牢稳定脱贫基础。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提升群众的思想素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起脱贫的信心。
廉政纪律必须严格遵守。寻甸将强化监督,严格程序标准,认真摸排惠农资金、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尤其是要加大重点扶贫项目的审计力度,杜绝“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现象发生,确保高效使用资金。
督查督办必须从严从实。寻甸两个“目督办”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督查事项,定期跟踪。加大问责问效力度,对那些对扶贫攻坚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严、效率不高、整改不力的干部职工坚决予以问责。县委组织部将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选拔、任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