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央视摄影“聚焦”广南 产业扶贫“冲天”破困

2017年6月广南县委宣传部邀请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环球游报、自媒体、州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 “聚焦”广南,开展为期四天“砥砺奋进的五年,决战脱贫攻坚”媒体深度采访报道活动。几天来,媒体采风团用文字、图片真实记录了广南县产业扶贫的新景象和涌现出的好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展示了广南县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和良好风貌.

2017年6月广南县委宣传部邀请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环球游报、自媒体、州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 “聚焦”广南,开展为期四天“砥砺奋进的五年,决战脱贫攻坚”媒体深度采访报道活动。几天来,媒体采风团用文字、图片真实记录了广南县产业扶贫的新景象和涌现出的好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展示了广南县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和良好风貌,反映了干部队伍的主流,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

广南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和省重点扶持县,2015年末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万户、贫困人口9.15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合资金资源、聚集攻坚力量,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预计脱贫出列2个贫困乡、8个贫困村,2.06万人。

书记县长双挂帅问出脱贫攻坚“新路线”

“一问扶贫政策是否了解清楚?二问各项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户?三问贫困户是否真正实现发展产业?四问是否算清楚贫困户脱贫账?五问贫困户档案管理是否完整?六问各级干部是否已经尽力去帮扶?”在2016年12月27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暨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马骞林连发“六问”,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不仅亲自挂帅,而且带头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

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县委、县政府铺开作战图,吹响集结号,率领全县人民决战脱贫攻坚。一是高层次部署。制定《广南县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和一系列扶贫专项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出台《广南县脱贫攻坚考核问责办法》、《广南县贫困对象退出办法》,及时下发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小额信贷、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等10余份指导性文件,奠定了脱贫攻坚成效的政策基石。二是高规格配将。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建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5名县级领导组成的“五人小组”统筹落实相关工作,健全以四班领导和法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和挂包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县上下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组建驻村工作队,配齐配强“第一书记”,逐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全县1.2万余名在职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村组干部挂包帮扶2.3万户贫困户,并全面动员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号召社会各界和致富带头人为脱贫攻坚出谋献策,形成了群策群力、合力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三是高强度督查。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年终汇总,目标倒逼节点推进。明确四个责任(领导责任、领导和部门乡镇捆绑责任、督促检查责任、挂包帮扶责任),每月召开脱贫攻坚定期会商例会,研判形势、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每季度召开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挂包联席会议,现场验靶交账。同时,县“五人小组”、县委巡查组对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开展跟踪随访、暗访督查,整治脱贫攻坚领域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2016年来,广南县共查处涉及扶贫领域的案件21件26人,先后组织开展专项纪律督查3次,对35个问题进行督促整改落实,对工作失职失责的5名干部、2名县级部门下派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进行诫勉谈话。

挖特色产业掘出脱贫攻坚“新路径”

广南县按照因村因户制宜施策的原则,制定了“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健康救助、合作经营、生态补偿、金融扶持、政策兜底、资产收益”等十条脱贫之路。

为了让贫困户有能力走出困境,广南县积极在产业扶贫上谋创新、求突破。在面上,以打造“句町故地、地母圣境、世外桃源 ”三大品牌为载体,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两大新兴业态”,营造市场环境,创造就业创业机遇。在点上,实行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一人一技发展产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小额贷款或自有资金参与合作经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劳务派遣机构合作输出农村劳动力,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等渠道,变“大水漫灌”式投入为“精准滴灌”,变“撒胡椒面”式帮扶为“靶向治疗”。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引导三丰公司、凯鑫企业、谷多公司等龙头企业参与到扶贫攻坚战中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为己任,通过技术指导、订单收购、价格补贴、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模式,助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如谷多公司采取档卡户用5万元贷款入股、公司每年保底分红8%和农户自己养殖、公司服务指导并回收两种方式为贫困群众增收“造血”,2016年辐射带动农户18000余户,1830户建档立卡户实现增收。二是金融资本“撬动”。大力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小额贷款资金、扶持资金等要素入股参与合作发展。如底圩乡利用扶贫再贷款政策为叮当诚信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入400万元,作为发展壮大和带动贫困户发展资金,委托合作社吸纳者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轮流进厂务工,每户每年出务工人员1名,务工时间为1个月,每户每年可获得4300元务工收入,再由合作社按每户200元统一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险,达到“银企”合作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目标。三是主导产业“联动”。紧紧围绕产业基础好、群众发展积极性高的“八宝米、高峰牛、油茶、茶叶、甘蔗、蔬菜”等6大本土特色优势产业,以打造“句町故地、地母圣境、世外桃源 ”三大品牌为载体,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两大新兴业态”,营造市场环境,创造就业创业机遇。

高投入保民生保出脱贫攻坚“新景象”

广南县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7%,长期以来,路、水、电、通讯和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的最大瓶颈。县委、县政府对症下药,出台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措施,共整合32.27亿元投入扶贫领域,切实破解贫困群众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就医就学难、通电通讯难和人居环境改善难等“六难”,勾勒出一幅暖人心脾的动人画卷。

“我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能修得起房子。”篆角乡石碑坡村民张永发感慨万分。三年前,这个彝族花倮族聚居的村寨还是一个绝对贫困村,随着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扶贫项目的实施,先后投入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石碑坡村近400名花倮群众的吃穿和教育、卫生、住房问题。

提起苗族女州长张秀兰,南屏镇上下木记村小组的苗族同胞们总是赞不绝口。为加快当地苗族群众脱贫步伐,挂钩领导张州长多次到村里来,听意见、想办法,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帮助争取红色乡村幸福家园项目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进村道路硬化、村内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等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村民们不但从破旧不堪的老房子住进了安全牢固的小洋楼,还走上了依靠畜牧业、金边玫瑰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家致富的路子。

为让更多寒门子弟能够用知识改变命运,广南县双管齐下,经济上加大资助力度,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缴纳人身安全保险、学平险,补助贫困寄宿生家校往返车费,免除在县内学校就读贫困生的学杂费、住宿费,为贫困幼儿入园每人每年补助300元,高中阶段贫困生每人每年资助2500元,给予录取大学的贫困生相应补助和奖励;教育上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全县老师和贫困学生结对,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课业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针对因病、因残致贫问题,广南县免除贫困人口住院起付线。贫困人口在门诊、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剩余部分按80%给予医疗救助,特困供养对象给予100%救助,并全额为丧失劳动力贫困人口代缴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将43种重大疾病报销封顶线提高至20万元。另一方面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救治项目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出台方案专项补助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提高残疾人补偿比例。

后记:

迈入高铁时代,广南翻开了崭新的章节,广南平山机场正式动工,标志着广南县“铁公航”立体交通进入弯道超车提速期,“铁公航”立体交通实现后,广南县将成为云南省通边达海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枢纽站。在扶贫攻坚路上,砥砺奋进的五年,我们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实现“弯道超车”迎来“腾飞”。“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努力奋进,广南的明天会更好,人民生活充满希望,人民生活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