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阻击突袭的杀手——心源性猝死

6月21日清晨,在首都机场飞往延安的南航航班摆渡车上,一位年轻女性突然晕厥倒地。幸运的是,国内心内科顶级专家团也在同一辆车内。危急时刻,这些专家迅速反应,有效实施心肺复苏,最终从死神手中夺回了这位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命。近日,记者就心源性猝死救治问题采访了参与上述抢救的专家。

6月21日清晨,在首都机场飞往延安的南航航班摆渡车上,一位年轻女性突然晕厥倒地。幸运的是,国内心内科顶级专家团也在同一辆车内。危急时刻,这些专家迅速反应,有效实施心肺复苏,最终从死神手中夺回了这位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命。近日,记者就心源性猝死救治问题采访了参与上述抢救的专家。

不是每个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都能及时得到医学专家的救治。如果遇到同类情况,而身边没有专业医生,普通人应如何对患者进行抢救?

黄金抢救期:4分钟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心源性猝死指的是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李俊峡教授介绍,心源性猝死是异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一般为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导致迅速死亡,而心搏骤停通常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在一瞬间丧失泵血功能,导致以脑为首的所有组织器官血供完全中断,进入临床死亡。一旦进入生物学死亡也就是脑死亡,则无可挽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心内科主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韵岱教授告诉记者,一旦身边有摔倒的人,不管什么原因,要马上将其放平身体,头偏到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第一时间快速启动鉴别,通过摸脉搏,试呼吸,大声拍脸呼喊,判断是哪一种晕厥。低血糖、低血压、癫痫发作、血管神经性反应、晕车等都可以导致晕厥,但是和心源性猝死不同,前几种有可能随着身体放平,脑部供血得以恢复,患者会有缓解。

“在首都机场遇到的这个患者当时已经没有意识,眼睛上翻凝视,牙关紧闭,大动脉摸不到脉搏,呼吸停止,结合当时的症状,可以确定为心源性猝死。”陈韵岱回忆。她说,对于猝死的急救,业内一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也就是说心肺复苏和除颤的关键时期是心搏骤停之后的4分钟内。错过这4分钟,不是说不能抢救,而是会因缺血、缺氧造成重要器官如大脑出现不可逆损伤,比如成为“植物人”。但是,若能在4分钟内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重获新生的概率很高。

据了解,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大多数人没等送到医院就已经死亡。“心源性猝死发生时,3秒钟头晕,5秒钟眼睛发黑、7秒钟开始出现意识问题,10秒钟就开始阿斯(抽搐)……4分钟脑死亡,一般人不会意识到,生命非常脆弱。”陈韵岱告诉记者。

“所以,网络评论说这个女孩非常幸运,事实上确实非常幸运。因为如果当时只是一个大夫,没有大家的协作,不会这么快做出准确的诊断,也不会这么快救过来。”陈韵岱认为,如果普通人遇到同类情况,也应该快速分工,摆体位、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和呼叫救护车要同时进行。

及早有效的心肺复苏最关键

李俊峡指出,对于心源性猝死,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最为关键的抢救措施。

301医院心内科介入中心导管室护士长辜小芳介绍了心肺复苏(CAB)的要点,C(Circulation)代表循环,即进行胸外按压:以两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位置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深度至少5厘米;A(Airway)代表气道,指人工呼吸前开放气道或者说保持呼吸道通畅以方便吹气的步骤,通常用按额抬颌法;B(Breathing)代表呼吸,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连续吹气两次,至少吹气一秒。之后就以这三个步骤不断反复进行操作。

此次机场抢救事件中,患者呼吸心跳意识恢复后,医生也并没有放手不管,让她自己步行回到登机口,而是一起把她抬到救护车上。辜小芳提醒,晕厥的患者即使已恢复意识,睁开了眼睛,也不能麻痹大意,依旧要卧床休息,保持平躺,以避免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或者心脏停搏,同时保持脑部足够的供血。

人人都能成为施救者

无论在哪个国家,医护人员都很难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到达急救现场,因此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目击者”英文是"First Responder",是指现场第一个做出反应并采取急救行动的人,这个人可以是患者身边的任何人。第一目击者的反应速度和救助质量往往决定患者的命运。

此次机场抢救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引起舆论热切关注。在由衷感叹女患者的幸运和军医们救死扶伤精神的同时,有网友倡议:国家应该将徒手心肺复苏作为一项技能考核,初中升高中要考,高中考大学要考,就业要考,升职也要考。此建议看似苛刻,实质上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

据了解,目前全国约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约250万,心力衰竭患者约450万,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10万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

一项对共纳入142,740名患者的79项研究进行的大型系统回顾研究表明,“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可将心搏骤停者的存活率从3.9%提升到16.1%。因此鼓励“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脏复苏,让更多的人参与心脏复苏的实施是当务之急。而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Cardiol》2017年3月15日在线版的数据,目前中国的现场复苏实施率仅仅为4.5%,也就是说如果我国有100个心搏骤停患者,仅仅有不到5个人能接受现场复苏,而美国的这一数据为46.1%、加拿大是29%、瑞典是46%~73%、日本是32.2%。

此次机场的急救事件中,病患周围的人及时呼救,驾驶员配合等都有助于抢救成功,但是陈韵岱也表示,如果没有医生在身边,就目前看,病患周围普通人的反应和机场急救措施还远远不够,这并不是说病患周围的人感情冷漠,而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的医学急救宣教还需要做更多工作。她呼吁,全社会应该清醒认识猝死尤其是心源性猝死的严重性和抢救措施,加强学习以救命为主的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让幸运不再是少数。

Tags: 心源 突袭 杀手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