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纷争化于萌芽命案防于未发

前不久的一天傍晚,一辆黑色轿车被拦停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高速路收费站出站口,因为是例行安检,车内驾驶员及另一名乘客均下车等待。10多分钟左右,检查完毕,车内并无危险物品,武装卡口工作人员向二人敬礼致谢配合,随即放车通行,准备检查下一辆。

前不久的一天傍晚,一辆黑色轿车被拦停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高速路收费站出站口,因为是例行安检,车内驾驶员及另一名乘客均下车等待。10多分钟左右,检查完毕,车内并无危险物品,武装卡口工作人员向二人敬礼致谢配合,随即放车通行,准备检查下一辆。

第二天一早的县委常委会上,县委书记第一项议题谈的就是政法工作:“平安建设若要做实做真,就不能有特权车、例外人,这事儿,必须从我自身做起,昨天特别好,我晚上接受车辆检查……”话说到此,可能大家已经知道那另一名乘客的身份了,他就是息烽县委书记钮力卿。

息烽县自2016年以来,依托全县13个武装卡点,进行常态化进攻性盘查巡逻、查缉案犯、预防犯罪。当年便实现了抢夺案件仅发一案的显著效果。其实,这只是近年来该县扎实平安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

记者近日获悉,该县2016年刑事发案537件,同比下降10.95%,下降幅度居贵阳市第一,远超全市下降5%目标,发案总量占比创全市新低,全县首次实现了命案、抢劫、民转刑案件、流动人口刑事发案“四个零发生”。全省88个县安全感测评,息烽县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2015年首次列全省、全市第一。2016年,再次被省授予“贵州省‘无毒害’示范县”“贵州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未雨绸缪

风险防控关卡前移

今年5月,在息烽县闹市区一处夜摊烧烤,两个临近摊位摊主因琐事发生口角,持械对峙,就在事态愈发严重升级前,片区民警、巡特警迅速出现在现场,及时制止了一场争端。

“我们在监控视频中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通知辖区民警,同时调动最近的巡特警增援,确保第一时间处理警情,防患未然。”息烽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唐德政说。

据悉,今年以来,息烽县通过融资、购买服务方式,投入5000万元,

在全县建立1500个视频检测摄像头,以此推进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此外,该县还先试先行探索创新了落地巡处“一体化”模式,即将县城中心区域划分为四个网格,由特警巡逻大队负责,通过车巡+步巡、服务+进攻性盘查、巡特警+派出所警力+刑侦便衣等模式,全警、全时空对辖区重点单位、学校、医院、火车站、商场等进行全天候巡逻盘查。巡特警通过GPS定位系统,随时接受指令,确保3分钟赶赴现场,先期处置。

据统计,该县自推行巡处“一体化”以来,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7起,查处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违法人员89人,协同打掉跨区域犯罪团伙5个。

此外,该县还强化专项治理,通过重点领域管控最大限度减少作案主体。实践中,采取“一般人员常规管、重点人群重点管、高危人群跟踪管”分类管理的做法,日收集、日研判、日调度,做到“人员类别清、基本情况清、管理项目清、矛盾隐患清、人员动态清、重点人员清”。目前,全县刑释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易肇事肇祸人员等已全部纳入监管。

“命案等危险性犯罪要防控于未发。实践中,我县结合自身区域实际,采取以防为主、打防并举的做法,对潜在风险点进行摸排、理清,并与之相应将防控关卡前移,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患未然,对潜在违法犯罪形成震慑,为全县百姓创造一个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钮力卿说。

事无巨细

综治维稳触角延伸

去年11月,息烽县永靖镇老厂村与邻村因土地历史问题发生纠纷,双方村民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因土地归属分歧产生纷争属常见之事,但双方处理问题的方式却非常值得一提。

不久后的一天,当地党委、政府协调两村代表商谈,就在商谈会上,双方各派出了1名法律顾问,整个商谈过程既谈情理又讲法律,最后两村握手言和,达成了“相邻地区公用共耕”的一致意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强化平安息烽建设,该县运用源头治理,以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和化解构筑“第一道防线”。息烽县委、县政府出台《息烽县建立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和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引发谁化解”的整体宗旨,以预防控增量,以化解减存量,源头化解基层一线纷争。实现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的“三级调处”“三级联动”。

据介绍,目前,该县已在全县174个村居,全部覆盖配备1名警务助理、1名治保主任、1名法律顾问、1名人民调解员、1名群众工作信息员。实践中,“五大员”落实矛盾纠纷一线排查化解,坚持政策性问题普遍排查、个案问题专题排查、潜伏性问题深入排查和面头性问题提前排查,主动超前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这‘五大员’就是我们综治工作在基层‘末梢神经’的触角延伸,他们各司其职,引导百姓用法律途径和法治思维处置矛盾纠纷,遇到重大问题联通互动,真正实现将矛盾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是我县基层平安建设的五根‘定海神针’。”息烽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青说。

建纲立制

时刻紧绷平安之弦

近期,息烽县综治办对当地的邮储银行、工行、农银3家单位作出全县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的处理决定。理由是“控制措施不当,造成数起诈骗案件发生”。

无独有偶,5个乡镇也接到了警示通知书,相关负责人也被县领导诫勉谈话,督促其进行发案情况评估,限期未见成效将直接调岗甚至撤职。

“在推进平安建设过程中,我县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以此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在各级各部门落实,并将刑事发案严控目标层层分解到乡镇、村居,同时充分运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黄牌警告等手段,确保工作落实。”息烽县县长卓飞说。

据悉,息烽县综治办每月对全县社会治安进行“体检”,根据“体验报告”调度指导,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发案、谁整改”的原则,将存在的问题、治安隐患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落实治安责任和防范措施,确保各项机制措施落地生根、发挥作用。

同时,该县还坚持每日通过短信平台向县、乡(镇、社区)班子和相关领导发送发案信息,对当天刑事发案超过常量的进行调度,及时召开分析会,找问题、查短板、对症下药,督促责任人认真履职。每季度至少到各乡(镇、社区)督导一次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地方下达整改意见书。利用“班前会”制度,对每日、每周、每旬、每月工作目标推进完成情况实行一天一“微”查,根据各地工作情况通过微信进行统筹、指挥、调度、督查。随时分析全县警情、案件和阶段任务重点,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

“近年来,我市各区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整体取得较大成效,息烽县位居前列的关键在于抓牢了事前防范、触角延伸、刚性履职这三大节点。目前,平安建设理念已经渗透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思维,从而筑牢了全市社会管理的坚实基础。”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庞鸿说。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