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宣威多举措抓劳务经济

突出一个“早”字,推进各项工作的完成。1月25日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的通知》(宣政办发[2016]4号),明确了全年的工作目标、要求和措施。

突出一个“早”字,推进各项工作的完成。1月25日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的通知》(宣政办发[2016]4号),明确了全年的工作目标、要求和措施。

突出抓好春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充分利用春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黄金时段,开展多形式的宣传动员,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举办各种现场招聘会,组织开展劳务推介活动,鼓励能人、亲友、邻里帮带等,确保了春季完成全年转移输出任务的80%以上。

抓有序转移、输出就业,带动全市新增转移、输出就业任务的完成。全市已完成有序转移7153人,占年计划7700人的92.9%,已完成有序输出1540人,占年计划1450人的106.2%。

举办专场招聘会,搭建转移就业平台,扩大就业规模。组织召开了6场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专场招聘会,参会 12263人,实现招聘安置就业1890人,签约人数占参会总人数的15.41%。

抓整体联动和基地带动,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农业、人社、教育、扶贫、交通运输、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整体联动,一手抓就地转移、一手抓向外输出。市一职中、农机化学校、曲交集团宣威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基地,市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一手抓中、短期培训,一手抓转移输出,多渠道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支持鼓励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加强部门协作,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宣传发动,大力支持鼓励返乡农民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办小微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地方特色产业种养业,积极吸纳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依托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推进新型工业化,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就业。依托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带动,发挥建筑行业能人带动作用,引导农村劳动力参与各类建筑工程和项目建设转移就业。依托城镇化推进,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进镇入城从事或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调研工作。加强调研,总结、探索结合宣威实际的新型职业农培育模式。3月下旬,先后到东山、普立、热水等乡(镇)调研了农业创新企业情况,撰写了《宣威市农业创业带动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