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获悉,“扶贫济困 恒善南海——2017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南海慈善活动月’”已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除向社会介绍了2016年南海区在扶贫济困和公益慈善方面的帮扶成效外,更吸引笔者眼球的莫过于南海区与对口帮扶的云浮市云安、运城和罗定3个市(区)进行了7个特色扶贫项目的签约,以及南海慈善会携手南海义工联同步启动的“慈善志愿户联系”项目。
笔者认为,在全省“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格局下,南海区坚持每年举办慈善月活动,广泛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赠活动,并将募捐资金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内修”的同时也极力“外援”,可谓是扶贫工作上的一个强区典范。
扶贫从来都不只是面子工程,也不是简单将资金送过去就了事,关键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因地制宜,将真正能使得当地人民获得收益的项目落地,才能达到效果。据笔者了解,当晚签约的项目囊括大规模南药、剑花、发财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基地建设,亦有南海区农商会与南海区扶贫办开展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在金融扶贫、产业扶贫上大力推进,精准落地。据统计,当晚募集到善款总额3418万元(含认捐),将用于区内(外)对口扶贫、区内困难学生助学、大病救助、助老助残等帮扶项目中。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介绍,南海区每年用于帮扶贫困地区的资金超2亿元,正体现着南海区在扶贫工作上的责任意识与担当。
南海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成为在经济上领先一步的地区,不忘责任担当,积极助力贫困地区脱贫。在对外扶贫方面的工作往往在各方的监督下无可遁形,而对内困难群众的帮扶却经常只有受助者自身能够感受到。在打通自身扶贫济困“最后一公里”上,南海区的做法并没有让本地市民失望,笔者了解到,当晚南海慈善会携手南海义工联同步启动的“慈善志愿户联系”项目将覆盖全区7个镇街的29个志愿V站义工团队,开展常态化的入户探访活动。在这样的创新扶贫探索中,联合义工联和慈善会双方的优势,一方面收集经济困难群众诉求,另一方面汇总探访帮扶过程中了解的社情民意反馈给社区党委及直联团队。这是“精准扶贫”的一项新举措,值得推广学习。
此外,笔者认为,南海区在扶贫上探索的新举措和做法,可以推广给对口帮扶的地区,让精准扶贫的春风再度关怀贫困群体,实现更快、更具效果的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