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北京首家“在线法院” 平台已应用办理案件47件

2016年4月,昌平法院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利用最新的互联网通讯技术,打造了全市首家“在线法院”平台,以“互联网+”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目前,平台已有该院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共46人注册登记,应用该平台办理案件47件,其中成功在线调解21件,为311人次当事人提供在线司法服务。

2016年4月,昌平法院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利用最新的互联网通讯技术,打造了全市首家“在线法院”平台,以“互联网+”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目前,平台已有该院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共46人注册登记,应用该平台办理案件47件,其中成功在线调解21件,为311人次当事人提供在线司法服务。

“在院机关和五个派出法庭均建立专门的互联网调解室,配备PC终端、手机移动办公终端等电子设备,搭建专用网络,组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该院技术科干警刘剑通报了在线法院平台工作的建设和使用情况。2016年4月,昌平法院与新浪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力全新打造了“网络e调解平台”,构建了“法官-当事人”“法官-当事人-人民调解员”等多方联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2017年2月将“网络e调解平台”升级为“在线法院”。当事人通过电脑网页、手机APP均可登录在线法院预约调解纠纷,大大缩短了调解时间。 

“一年多来,我庭依托在线法院,不断探索便民新举措,打造‘互联网+诉讼’审判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实现零距离司法。”南口法庭庭长杨卫东结合三个典型案例介绍了南口法庭依托在线法院平台,便利当事人诉讼、促进诉调工作快速对接的工作情况。

南口法庭不断加强与辖区乡镇司法所、村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与联动,制定调解规则,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的对接,形成覆盖全面的多层级纠纷化解体系,逐步实现在线办案资源共享。

“因被告人生活困难并患有重病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我院依法为其指定了辩护律师,利用在线法院网络平台,为被告人提供了远程的法律援助。”该院刑事审判一庭庭长欧春光通报了一起异地开庭案件。庭长欧春光与法官助理远赴外地,在被告人的住所地异地开庭,昌平法院依法为其指定了辩护人,辩护人到该院进行现场阅卷并通过在线法院网络平台现场连线发表了辩护意见,提供了远程的法律帮助,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昌平法院未成年案件审判庭自成立起来,致力于保护每一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来成长。“针对变更抚养关系案件中,路途遥远、不便到庭的未成年人,未审庭通过在线法院平台征求其对抚养权问题意见,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未审庭法官范博见在通报会上介绍了该庭利用在线法院平台远程征求一起抚养纠纷案件中未成年子女的意见,充分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新闻通报会上,南口镇司法所所长朱颖表示,南口镇各级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与昌平区法院南口法庭密切配合,在线法院调解模式已在南口地区得到初步推广,多层级纠纷化解体系逐步形成。

最后,对于记者们关于在线法院的技术性推广应用、在线法院平台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在诉讼中的合法权益等问题,昌平法院方面也一一做了细致耐心的解答。

自在线法院平台上线以来,昌平法院不断丰富该平台功能,拓展适用范围,方便群众诉讼。该院以派出法庭为辐射点与辖区内的镇、街道基层司法所、村委会、居委会合作,积极推广应用,借各方力量开展网络调解工作,强化多方联动,突出平台共享。今后,昌平法院将积极建立与工商局、劳动仲裁院不动产登记中心等机构网络调解诉调对接机制,努力形成合力化解纠纷的大格局,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变化,创新司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需求,为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