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个月整治,全省旅游市场有哪些变化?诱导购物整治情况如何?丽江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整治“不合理低价游”?7月20日,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工商局、省公安厅和丽江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做客“金色热线”,解答听众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整治措施有力施行
旅游投诉环比明显下降
自4月15日《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施行以来,各地紧紧围绕我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22条措施加强旅游购物管理、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改进导游管理方式、加强景区景点监管……一系列整治措施有力施行,使得旅游投诉明显下降。
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迎春介绍,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全省旅游部门迅速行动,先是把166家旅游购物店以前评标授的牌匾全部摘了,实行平民化、社区化、超市化购物,所有散客包括普通市民都可以进店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开始对入滇游客进行温馨提示,内容为:欢迎您来到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如果您满意请您告诉您的朋友,如果您不满意请您告诉我,旅游投诉电话12301。
马迎春表示,经过认真整治,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旅游投诉数量环比下降了31%。今年1至6月份和去年同期相比,旅游投诉下降了41%。对5个州(市)两个县(市)的暗访,发出旅游投诉转办181件,督办整改清单59件,基本都办结了。
严厉打击涉旅突出治安问题
坚决维护旅游治安环境
“敢于担当,重拳出击,坚决维护我省旅游市场治安秩序和谐稳定”,是省公安厅在全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中立下的“责任书”。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张玉明介绍,今年4月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旅游、发改、工商、交通、质监、税务等部门集中开展涉旅场所安全隐患大检查。同时,重拳打击强买强卖、欺客宰客、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涉旅突出治安问题。对于旅客较多、治安情况复杂的部位和区域,加大了警力投入,设立和完善了治安岗亭,公布了报警电话,强化了治安巡逻防控。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检查行业场所7341处,发现安全隐患14503个,下发整改通知书1106份,对165家违规场所进行了处罚;参与行政联合执法533次,调解旅游纠纷1069起。共接处涉旅警情2066起,查处涉旅刑事案件519起,刑事拘留83人,办理治安案件417起,行政拘留74人,罚款302人。
严厉打击商业贿赂
积极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诱导购物、“不合理的低价游”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云南从哪些方面去整治,整治情况怎么样?”许多人提问。
省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处处长马云霄说,诱导购物主要是旅行社与商店私通,给予返佣、回扣、停车费等,这些都是以不正当利益作为引诱,增加其销售机会,涉嫌商业贿赂。对此,工商部门加大对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并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严防商业贿赂向其他的旅游要素方面发展,形成新的利益链。今年,工商部门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1件,大理查办的案件还在央视新闻直播间进行了报道,应该说治理取得了效果,但是离省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要认真分析研究,找到一些切入点,进一步加大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
对于“不合理的低价游”,丽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和春雷表示,丽江市积极巩固原来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下一步,要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强化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行业规范自律,“我们要推出一批诚信经营旅行社,树立行业标杆,违法违规的就列入黑榜。”
旅游线路价格不可能大幅上涨
行业协会定期公布市场指导价
有网友问,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以后,云南旅游线路价格会不会大幅上涨?
马迎春回应道,线路价格一般是成本加合适的利润来定价,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因此价格不可能大幅上涨。过去的高定价、高回扣,利用返佣来养活旅行社的做法已经不可能了,“一些旅行社的从业人员还有侥幸心理,还想着以后会不会反弹,我想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马迎春表示,到云南旅游主要是航空价格比较高,现在,云南定期由行业协会公布市场指导价,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至于散客游,很多都是个性化、高端化定制,是游客按照自己所享受的服务品质来付费的,价格会高一些。
景区景点管理办法将出台
旅游设施和服务意识要提升
金碧坊论坛网友反映说,景区景点的物价过高了,比如矿泉水,小的副食店1元、1.5元就能买一瓶,但是在景区景点需要3元或者更高。澄江某餐饮店摆放凳子,只有消费的才能坐,没有消费的就会被驱赶。
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行业管理处处长杨澄回复说,我省景区景点分布比较广、类型比较多,加之有些景区是社区化的景区,管理难度比较大。目前,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在研究制定云南省景区景点管理办法,按此办法加强景区景点管理。
对于网友反映的价格问题,杨澄认为,这是一个市场定价的问题,有些地方可能经营成本高,所以标价稍高一点,游客如果觉得高了,可以选择其他地方。“没有消费就会被驱赶”则暴露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游客逛累了,应该有休息的地方,景区应该增设服务设施方便游客。第二,景区的从业人员、经营户的服务意识要提升,游客占了座,也不能去驱赶,要耐心劝说,互相体谅。
完善退换货机制
强化珠宝玉石销售监管
6月以来,在丽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收到的旅游投诉举报中,翡翠玉石占比不少,虽然大部分都能办结,但是不少人说起投诉过程还是觉得很头疼。来自山东的孙女士在丽江古城购买了5万多元的翡翠挂件,后来发现上面有裂痕,为了投诉,孙女士连续找了多个涉旅部门的电话,“如果我不找政府的话,不可能很快给我退货。”
退换货渠道畅通,可以使消费者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也可以约束商家的行为。丽江市如何完善退换货机制,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呢?对此,丽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和春雷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游客的投诉,对游客的投诉快查快办,基本做到有诉必接、有诉必查、查实必究。对于退换货,丽江市设有退换货监理中心,游客遇到退换货问题,可以到监理中心寻求帮助和服务。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和丽萍介绍,古城保护管理局不断加强珠宝玉石销售监督管理工作。日常监管重点检查经营企业、经营户是否证照齐全,是否明码标价,特别是对单件标价超过3000元人民币的产品,要求提供质量保证卡,相应的发票,相关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证明,附有商品图片的检验证书(鉴定证书)。另外,注重检查销售环节有没有虚假宣传,有没有强买强卖行为,有没有诱导、欺骗、欺诈行为,有没有伪造或者篡改质量检验的数据、证书、证明,一旦查证属实,将按照相关规定顶格上限处罚,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省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处处长马云霄提醒,对于珠宝玉石有裂痕的问题,作为经营者,进货时要认真验收,质量上有瑕疵或者存在其他问题,在销售的时候应该向游客说明,如果知道了不说明,是有一定责任的。对于游客来说,购买珠宝玉石时,一定要认真检查,不然,之后一旦双方对瑕疵产生异议,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我们可以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调解,但如果经营者不接受游客的处理意见,可能就要走法律途径了。”
针对江西女游客试戴玉镯失手摔碎事件,马迎春认为,商家应该从这个事件当中吸取教训,在试戴、鉴赏等环节做好防护措施,并提醒消费者注意。马云霄表示,珠宝玉石在交易中实行的是市场价格,其实质是游客和销售者之间进行议价,“他可以给价,你可以还价”。试戴玉镯失手摔碎事件,各方都有一定的责任,都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市场的开办者、销售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应该做好相应保障,价格也应该明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试用贵重物品一定要小心,轻拿轻放,不小心损坏的,也负有责任。”(记者 杨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