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6月,云南省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团队成员龚燕雄、岩香甩、陈国云在岗位专家田耀华博士的指导下,对西双版纳州橡胶林的植被及其管理现状做了一个初步调研,调研范围包括景洪(景洪农场、东风农场、省热作所江北试验区、曼点、勐养)、勐腊(关累、勐捧、尚勇、曼林)、以及勐海的打洛。在这一次的调研中,我们对所到之处的植物种类进行了地毯式的分类鉴定,并将具有实用价值和潜在科研价值的物种进行了引种栽培。
西双版纳植胶区植被调研选点情况(绿色部分代表植胶区域)
现从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这次调研的一点心得。
一、不同模式橡胶林概况
1、不同的经营模式
云南是我国最早引进巴西橡胶树种植的地区。自1904年滇西盈江土司刀安仁,从新加坡引进8000余株橡胶幼苗(至解放时仅存两株)起,再到1948年旅泰华侨钱仿周从泰国引进20000余株幼苗(两年后仅存89株),标志着橡胶树种植在云南的开始。1953年9月云南特种林指导所车里特种林试验场成立,于是我国第一个国营橡胶农场的雏形诞生了。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社会对我国施行资源封锁的背景下,西双版纳先后建立起了若干个国营农场种植橡胶树,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云南民营植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省热作所在景洪县曼景兰、曼听试点成功开始,以国营农场为技术辐射中心,在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引导下逐步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民营植胶面积占全省橡胶树种植面积的2/3以上,橡胶树种植业对带动农民增收影响巨大。
国营东风农场
国营黎明农场
景洪团结寨民营胶林中的车道
勐腊关累民营胶林中的民房
勐海打洛民营胶林中的“海浪”
2、不同的管理模式
就国营农场而言,从规划设计-种植材料的准备-开垦于定植-幼树抚育管理-割胶-病虫害的防治-胶园更新,都会按照严格的技术规程执行,参看《云南省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
勐腊尚勇-正在施肥的胶农
省热作所生态胶园-机械除草及除草后的效果
勐海国营黎明农场-正在机械喷洒除草剂
勐海国营黎明农场-使用除草剂后的景象
从民营的角度来说,执行起来就没那么严格了,因此也就暴露出了橡胶产业的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与橡胶市场价格的波动又息息相关。
打洛村寨村民随时可了解市场胶价变化
当橡胶价格持续上涨时,胶农们为了获取更多地利益,于是就导致了盲目过度的种植橡胶树,“三超(超规划、超海拔、超坡度)”现象严重,生态负面影响加剧;反之,当橡胶价格下降时,胶农们“弃管弃割”现象严重,胶园管理投入严重不足,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林下植被稀少的民营胶林
国营景洪农场-“弃管弃割”的橡胶林
由于市场价格的不可预见性,再加上橡胶树从幼苗到产胶之间较长非生产期的缘故,出现了各种各样胶园间种的尝试,试图实现在管理胶园的同时,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能得到额外收益。省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制定了本年度体系的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生态胶园创建技术指导意见》,已作为《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7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科[2017]10号)的附件7下发全省植胶区。《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技术规程》同时获得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立项支持,通过省地方标准的制订,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该项技术规程,有利于推动我省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橡胶树与茶叶间种
橡胶树与芋间种
潜在的林药间种对象:大叶仙茅
二、橡胶林下植被概述
通过这几个月对各调查点橡胶林下植被的调查,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到种的有68科,178属,240余种,未鉴定的数目还在进一步统计。对已鉴定的种进行分类概括,其中菊科、禾本科、茜草科、大戟科以及豆科的种类数位居前列,且出现的频率和个体数量也相对较高。在这些物种当中,其中可利用的资源植物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为了便于统计,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很多这次没见到花果的种类,我们还会进行后续追踪和鉴定)。
橡胶林下调研工作照
1、珍稀濒危型植物
如单羽苏铁、大叶黑桫椤、苏铁蕨、金毛狗、地宝兰、美冠兰、须唇羊耳蒜等。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单羽苏铁(上)与大叶黑桫椤(下)
疑似版纳新记录的美冠兰
地宝兰(易危)须唇羊耳蒜(濒危)
2、药用型植物
如倒心盾翅藤、钩吻、假黄皮、地胆草、萝芙木、克氏百部、破布叶、羽萼木、大叶藤、拟地皮消、滇南天门冬、矮陀陀(羽状地黄连)、黄牛木、长叶竹根七等。
药用型植物:倒心盾翅藤(上),破布叶(中)以及滇南天门冬(下)
药用型植物:矮陀陀(上)黄牛木(中)以及长叶竹根七(下)
3、外来入侵型植物
如紫茎泽兰、飞机草(香泽兰)、蓝花野茼蒿、南美蟛蜞菊、阔叶丰花草、龙珠果、肿柄菊、金腰箭、银胶菊、苏门白酒草等。
橡胶林下的外来入侵群体蓝花野茼蒿(上)和紫茎泽兰(下)
橡胶林下常见外来入侵物种:金腰箭(上左);肿柄菊(上右);龙珠果(中左);苏门白酒草(中右);阔叶丰花草(下左),南美蟛蜞菊(下右)
4、园林观赏型植物
如大野牡丹、玉叶金花、西蜀苹婆、雪下红、舞草、红姜花、心叶凹唇姜、鞍叶羊蹄甲、大香秋海棠、云南山壳骨、狗牙花等。
园林观赏型植物:大野牡丹(上)和玉叶金花(下)
观赏型植物:雪下红(上左);大香秋海棠;舞草(中);红姜花,狗牙花(右下)
4、食用型植物
如食叶型(刺芹、鱼腥草、旋花茄、假蒟等),食花型(白花羊蹄甲,大花老鸦嘴等),食果型(锈毛悬钩子、密花胡颓子、斑果藤、九翅豆蔻、余甘子、木奶果、破布叶等),以及加工型(鼠鞠草、毛叶轮环藤、苹果榕、假酸浆、葎草等)。
食叶型香料植物刺芹(上)与假蒟(下)
食花型:山牵牛(上);食果型:锈毛悬钩子(中左);九翅豆蔻;斑果藤(下)
用于加工凉粉的毛叶轮环藤(上左)与苹果榕(上右);清明粑的主要原料鼠鞠草(下左),用于加工啤酒的原料葎草(下右)
还有很多其他用途的植物资源,可用材的,如托叶黄檀、红芽木、短刺栲、铁刀木等;可用于地被恢复的,如铺地木蓝、蔓花生、爱地草等;可用作牧草的,如大叶千斤拔、白花灰叶豆、荩草等;可用作加工染料的,如黄木巴戟、盐肤木、落葵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此外还存在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物种。如研究报道很少的药用植物石山细梗香草和五膜草;具有极高观赏价值而未被引种的紫丹、大摇尾和同心结等。
石山细梗香草;(上左);五膜草(上右);紫丹(下左)同心结(下右)
作者:龚燕雄,岩香甩,陈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