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尊重受助者是底线

近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17年第7号预警——发放资助物品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不能大规模集中发放明显将困难学生和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别开的物品,建议采用发放校内超市代金券等既隐性又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资助方式,宣传工作要保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

近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17年第7号预警——发放资助物品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不能大规模集中发放明显将困难学生和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别开的物品,建议采用发放校内超市代金券等既隐性又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资助方式,宣传工作要保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

从制度层面确立尊重受资助学生尊严和隐私的规则,无疑是一种进步。贫困家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的贫困往往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敏感、脆弱。诚然,贫穷不是污点,但如果在实施资助的同时,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视资助为“嗟来之食”,可能宁愿自己节衣缩食忍饥挨饿也不愿接受。

贫困学生更需要的是体贴式关怀和帮助,而非令其感到受伤和寒心的“被标签化”。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践行公益慈善,还是在热心帮助他人,首先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悉心体会受助者的切身感受,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一味简单地直接给予,很可能会把好事办成坏事。

献爱心的同时尊重受助者,这不仅是行善者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应该恪守的底线。

Tags: 受助者 底线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