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陆良有个长寿村,位于陆良与师宗两县交界之处。初秋时节,我们来到了这个名叫大撒卜龙村的地方。
在召夸镇果河村民委员会,村党总支书记左鸭富向我们讲述了大撒卜龙村的基本情况。他说,大撒卜龙自然村居住着613户人家,主要由左、王、秦、范等20多个姓氏家族组成。据统计,全村年过八旬的老人就有52人,年逾九旬的老人仍有8人健在。目前,村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名叫左连培,尽管已98岁高龄了,可老人依旧耳聪目明,说话口齿伶俐,村中年纪最大的老寿星是远近闻名的“世纪老人”,王家德活了103岁,于2014年去世。村委会委员左开方接过话茬说,自家的父辈共有哥弟四人,他们虽然谈不上高寿,但都活了八九十岁,大伯活了86岁,父亲活了93岁,三叔活了92岁,四叔活了91岁。
当谈及大撒卜龙村人何以如此长寿时,村组干部的答案很简单——“吃的是粗茶淡饭,喝的是龙潭泉水,干的是体力活计,想的是做个好人。”细细回味一番,虽然只是朴朴素素的大白话,但其中却大有文章和玄机。王国平副镇长进一步总结归纳道,大撒卜龙村人之所以长寿,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当好,老百姓的爱林护林意识比较强,林地面积达到1.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60%,整个村子被绿色包裹,“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由于生态系统维护得好,故村庄后边的龙潭水终年不枯,春夏秋冬四季流淌不断,滋养着一方百姓;二是当地老百姓勤劳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永远不变的生活规律,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动是他们一辈子的真实写照,即便到了七八十岁、甚至八九十岁时,老人们都还舍不得休息,而是尽可能地帮助儿孙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三是当地的家风乡规比较好,敬老爱老是村里男女老幼最为推崇的一种传统美德,好吃的东西要先给老人享用,发现老人生了病就赶快到医院救治,既不能惹老人生闷气,更不能给老人吃“受气饭”。
听完介绍,我们一行便到村子里随便转转,只见一个老奶奶正在门口帮着家人理烤烟。一打听,老人名叫张存香,今年已经95岁。她说,趁着自己的手还听使唤,帮着儿孙们做点事。这时,两位老大妈背着背箩,边说边笑地从笔者身旁经过。村干部告诉我们,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名叫马围珍,今年刚好80岁;年龄稍微小一点的名叫资芝香,今年也有76岁了,她们是到后山上去捡拾野生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