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顾名思义,是指肠子内容物在某一段肠道内发生“拥堵”,继而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等情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介入科主任方世明表示,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肿瘤。在老年人的急性肠梗阻中一定要想到可能存在肿瘤。他提醒,一旦出现无故腹痛、腹胀或伴有恶心和呕吐时,应立即前往医院,以免延误诊治。
老人腹胀、排泄难,小心肠梗阻
80岁的林阿婆自一年前被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至今,已经接受了多次化疗。起初,病情还控制得相对稳定,但前不久,老人的病情突然恶化。由于近一周没有排便、排气,腹胀如鼓,甚至出现了血压低、心跳加快的情况。家人急忙将老人送往医院,经检查发现,阿婆为结肠癌所致肠梗阻。
方世明指出,出现肠梗阻,特别是急性肠梗阻,病人往往会腹痛难忍,此时如果不加以干预,可能有生命危险。据了解,肠梗阻不及时处理易造成肠道坏死穿孔,最终细菌及其代谢毒素部分渗入到腹腔和血液中,引发腹膜炎和毒血症,病人会因此进入中毒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而对于高龄,尤其还是肿瘤晚期患者,若选择开刀动手术,风险极大;若采用保守治疗,无法及时解除梗阻,老人随时可能死亡。方主任认为,类似林阿婆这样的患者可通过介入手段来缓解肠梗阻危情。
出现“痛吐胀闭”,需警惕肠梗阻
不少有消化不良病史的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腹胀的情况。但方世明提醒,一旦出现疼、胀、呕、闭等症状时,就要高度怀疑是否患有肠梗阻。专家介绍,肠梗阻往往会带来阵发性绞痛;肚子出现胀气也是其标志性特征;肠梗阻引发的呕吐往往特别剧烈,不仅时间长而且量大,严重时甚至包括肠内容物,会导致人体严重脱水;闭是指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腹腔做过手术的病人更应注意该病,近年来因肿瘤引发的粘连性肠梗阻比例有上升趋势。预防和治疗肠蛔虫病、腹部手术后早活动、适量运动促进肠胃消化都能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此外,由于导致老年恶性肠梗阻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肠道息肉,肠道息肉癌变,迅速增长到一定大小,会导致排便不畅,引起肠道梗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体检,每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确诊肠道肿瘤的金标准,对于不便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可选择大便隐血检查和肿瘤指标血液检查等,这同时也是间接发现肠道肿瘤引起梗阻的方法之一。
恶性肿瘤患者需重视并发症
方世明主任介绍,在我国约80%的患者,一旦发现恶性肿瘤时,病程已进入中晚期,而造成患者痛苦、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是肿瘤并发症。并发症是否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决定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机会。
在肿瘤各种并发症中,各种管腔如血管、胆道、消化道、气管、尿道等由于术后或肿瘤压迫所致狭窄的十分常见。对于这些情况的处理,血管与非血管肿瘤介入放射学具有独特优势。如许多肿瘤常因压迫人体的管道系统而引起管道不通,如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等均可压迫胆管,使胆汁淤积,导致梗阻性黄疽,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病人的生命。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介入放射学手段,可大大减轻病人痛苦,为许多胆道、泌尿道、胃肠道肿瘤的导致的并发症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叶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