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云南驾培改革:计划用2至3年分步完成改革工作任务

学车考证要排长队、教练教学“吃拿卡要”、培训费用居高不下……长期以来,传统驾驶培训行业在管理运营上存在诸多“痛点”,要改变现状就要下定决心改革创新。2016年8月,云南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学车考证要排长队、教练教学“吃拿卡要”、培训费用居高不下……长期以来,传统驾驶培训行业在管理运营上存在诸多“痛点”,要改变现状就要下定决心改革创新。2016年8月,云南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话题

《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推进改革?考试制度、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会发生哪些变化?推进改革一年多来,行业转型升级还面临什么新问题?

推进改革 云南省计划用2至3年分步完成改革工作任务

2015年11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2016年8月,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了《实施意见》,提出我省计划用2至3年分步完成机动车驾驶培训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驾驶培训市场体系,基本解决培训中的不便利、不规范、不经济等问题。

“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撬动了驾培行业的改革,带来了诸多变化:驾照可以自学,驾校计时收费,考试网上报名,培训可定制,一次性预约多科目考试等等。”据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人介绍,2013年底,我省已完成符合交通运输部技术规范要求的计时培训系统平台的建设工作,投入教学的汽车类教练车均安装了计时培训终端,全面实行计时培训。“我们现正在按照交通运输部新的计时系统平台技术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全省统一的机动车驾驶培训计时系统平台,同时建立省级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为我省全面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自驾驶培训服务模式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517户,已安装使用计时培训系统的驾驶培训机构516户,提供“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模式的驾驶培训机构408户,接入省级计时培训监管平台的驾驶培训机构516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服务模式改革工作覆盖率完成78.9%。

助力转型 通过新工具、新手段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原本听说学车要排队报名,还会遇到一些闹心的事,所以一直没学,真正来报名了才发现,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么回事了。”记者近日来到东方时尚驾校时,正在学车的学员宋彦伟告诉记者。

东方时尚驾校总经理助理申震介绍,目前该驾校报名有多种方式,可现场报名、网上报名、淘宝购买报名,而网上报名学费还可以分期付款。在学车服务方面,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车产品,也可根据学车时间选择不同的周末班、日常班或者晚班,根据学员人数不同选择一人一车、两人一车或者四人一车。

尤其在学车过程中可自主预约学车时间、考试时间,这些新规将更加方便学员进行选择,安排时间。“以前学车都得跟着驾校的安排走,现在学员有了自主选择权,学车的权益也就有了保障。同时通过网络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驾校能够通过学员评价对教练员进行动态考核管理,进一步激励教练员提升教学水平。”

“传统驾培行业专业性、技术性强,需要投入的资源多,学员、教练、驾校、训练场、考场、监督部门形成了一条传统的、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学车需求日趋旺盛,互联网经济的虎视眈眈跨界进入,使得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智能中心刘华指出,传统驾培行业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只有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及队伍管理等全方位进行转型,通过新的工具、新的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主动迎合和拥抱新模式,积极创新改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委托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对我省计时培训系统进行了升级,并配套开发了移动手机端应用APP、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媒介,为服务模式的改革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

借助升级后的计时培训系统,驾驶培训信息得到全面公开。该系统平台对驾培机构的培训车型、规模、场地、服务模式、投诉、质量信誉考核结果、教练员诚信考核结果等情况全方位进行展示,将为学员择优选择驾校、选择教练员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同时,学员可通过手机APP实现自主预约培训、对培训机构的教学与服务进行评价和投诉,最终把行业管理部门质量信誉考核结果与学员评价、投诉相结合,向社会公布。升级后的计时培训系统在全省范围推广使用,将有效助力我省驾培行业的改革。

“信息的公开将利于学员选择培训质量高、服务信誉好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培训,有利于扭转学员被动地位,维护学员的权益;同时,更加强调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会加速市场调节,使优质驾培机构脱颖而出。”刘华说。

提升服务 行业管理部门和驾培机构需要形成合力

“改革一年多来,全省采用新服务模式培训的学员还不足千人。”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人指出,学员对改革工作了解不透,对新服务模式知晓面不广,部分驾培机构片面认为仅仅是收费方式的变化,不愿对传统培训经营方式进行变革,改革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这些是当前推行新服务模式的主要问题。所以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和驾培机构共同发力,进一步推动驾培服务的提升和行业的转型升级。

该负责人指出,作为驾驶培训主体的驾培企业,驾培机构应该以培养具有安全文明素养的驾驶员为核心,开展经营管理、教学培训方式、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采用先进理念开展经营、管理、服务和教学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行业创新环境。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依据学驾人性格测试、驾驶适宜性测试结果制定相适应的培训方案,因人施教,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需求,共同带动驾培行业综合服务的全面提升。

省驾驶培训行业协会会长臧友才也表示:“驾培机构是没有实体物质产品的服务型企业,通过为学员提供服务来实现盈利,所以围绕着服务好学员一个核心做足做好文章,企业才能生存发展。而驾考分离的培训模式将促进驾培机构履行职责,着力提升服务。”

他指出,一方面,要认真贯彻驾培改革文件的要求,改变以往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的模式,实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服务措施,尽最大努力满足学员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加强行业服务与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加大对违规驾驶培训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与此同时,通过与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的联动,共享信用信息,齐抓共管,逐步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记者 李承韩)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