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凌晨,受超强台风“天鸽”登陆后续影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多个村寨发生泥石流灾害,其中以石板寨村受灾最为严重,共有7户房屋损毁,6人失联。
“石板寨村发生泥石流,有几名群众被埋在下面了,还有300多名群众没有转移,现场情况非常危急。”
灾情就是命令。红河边防支队马鞍底边境检查站站长张德清迅速拉响警报,组织官兵紧急集合,准备开赴灾区。临行前,张德清对4名即将退伍的老兵说:“你们马上就要退伍了,还是留下来看家吧。”
“虽然要退伍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军人,只要还穿着这身军装,我们就要前往救灾,就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老兵刘峻宇声音宏亮,“对于受灾群众来说,我们就是希望,就是依靠。”
争分夺秒抗灾救灾
在救援官兵前往石板寨村的途中,许多路段已被山体滑坡的碎石泥土冲垮,路况十分危急,加之持续不断的大雨,有的山崖土质已被冲刷得非常松软,随时都有发生滑坡的危险。在老兵赖江伟的带动下,4名老兵纷纷跟上,一边用手中的铁锹探路,一边还不忘回头告诉后面的战友应该往哪走。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永远置于首位!”到达石板寨村之前,张德清把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官兵。
当救援分队到达石板寨村后,眼前一片狼藉,官兵们一个个握紧拳头,按照之前路上的分工,迅速分头展开救援。老兵杜峥负责转移受灾群众,他平时比较内向,与战友说话也不太多,但这次完全就像变了一个人。“大爷当心,这边走”“大妈,小心那边会陷进去”“小朋友,来我牵着你……”一句句叮嘱、一次次搀扶,他为受灾群众伸出了最有力的臂膀。
在人员转移过程中,一名老大爷眼睛不太好,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杜峥二话不说,背起老人就往前走。途中,他怕自己坚持不住摔伤老人,便叫战友用背包绳将老人捆在自己的背上,直到把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26日下午,在边防官兵与村干部、村组长的共同努力下,石板寨全村83户342人全部转移至周边安全地带。看着最后一名群众走出灾区,杜峥来不及松口气,对着旁边的战友说道:“他们那边失联人员还没找到,我们赶快过去帮帮他们。”说完转头赶往搜救小组支援。
由于进入石板寨的道路塌方,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救援工作只能靠官兵们徒手进行。边防官兵、乡党政干部、各村小组长以及部分自发前往的群众组成的搜救队伍,用铁锹、锄头在泥土中一点点探寻。
“你休息一下,让我来。”老兵张涛从气喘吁吁的战友手中拿过锄头,撸起袖子就开挖。他大声地对旁边的人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来救援就是和死神抢时间,救援时间拖延越长,埋在底下的受灾群众生还几率就越小,大家抓紧时间干呀。”
“穿上这身军装就应该为百姓做些实事,日常的巡逻工作觉得离百姓太远,没想到在从警生涯最后时刻,我真切地与百姓连在了一起。”平时少言的杜峥也感慨道。
刘峻宇说,“这是我们退伍老兵最后一次执行任务,但肯定会成为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我们的整个军旅生涯也将在这次任务中画上圆满句号。”(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邹昌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