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人鸟情未了 夫妻从窃贼手中救下濒危鸟类“普通燕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有一种夏候鸟,它的名字叫“普通燕鸥”。“普通燕鸥”嘴细长,脚短,趾间有蹼,体型只有35厘米大小,繁殖期整个头顶呈黑色,胸部呈灰色,尾部有像燕子尾巴一样的深叉型。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有一种夏候鸟,它的名字叫“普通燕鸥”。“普通燕鸥”嘴细长,脚短,趾间有蹼,体型只有35厘米大小,繁殖期整个头顶呈黑色,胸部呈灰色,尾部有像燕子尾巴一样的深叉型。非繁殖期背部是灰色,头顶具有黑色及白色杂斑,颈背最黑,下体呈白色。主要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繁殖区在北极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东及中部。

在我的家乡鸭绿江口湿地,每年春季4-5月,“普通燕鸥”就会迁来繁殖,它一窝产卵2-3枚;秋季9-10月就会带着它的“孩子们”迁走到热带及亚热带海洋越冬。它们有很强的迁移性,常呈小群活动。频繁的飞翔于水域上空。飞行轻快而敏捷,两翅煽动缓慢而轻微,并不时的在空中翱翔和滑翔,窥视水中猎物,如发现猎物,则急冲直下,扎入水中捕食,捕获后又返回空中。有时也飘浮于水面。主要以小鱼、虾为食。

这种鸟虽然名字叫“普通燕鸥”,可是它却一点也不普通,因为包括“普通燕鸥”在内的所有燕鸥家族成员,都是动物界的“飞远冠军”,它们的飞行特点是“快、轻灵、耐力”,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大,如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的北极燕鸥,作为候鸟,它们每年经历两个夏季,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全部行程达40000多公里,是已知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北极燕鸥平均一生飞行的路线等于地球往月球来回一次的距离。“普通燕鸥”也继承了燕鸥家族的优良特性,它是鸟类中的“精灵”。

包括燕鸥在内的所有候鸟, 在迁徙路上,因为天敌、强气流、饥饿、体力不支等等原因,都会死亡一部份,能飞到目的地的候鸟,都是历经千辛万苦的幸运儿。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不应该伤害它;今年年5月14日,我和妻子在鸭绿江口湿地从逃跑的窃贼手里救下一些鸟蛋(犯罪嫌疑人现已被东港市检察院移送起诉),经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孵化、喂养、放飞。

2017年5月14日上午,我与妻子在鸭绿江湿地摄影采风,发现两个窃贼在偷海鸟蛋,我们果断制止后选择电话报警。一听报警,两贼吓得丢下几百只海鸟蛋,落荒而逃。看着散落一地鸟蛋,我和妻子心急如焚,怎么办?

经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同意,我和妻决定人工孵化这些鸟蛋。说起来容易,可关于海鸟的孵化,喂食、野化等,国内外均无相关的资料参考,尤其是孵化温度极难掌握和控制。我们只能摸索前行。为保证孵化温度的恒定均衡,每天早、中、晚、半夜,妻子按时翻蛋。滑滑的、温温的蛋在手中翻转,母亲孕育新的生命甜蜜就会悄然荡漾在妻子的嘴角。在我们拳拳的期待中,经过20天的努力,60多只“鸟宝宝”陆续破壳而出,家里到处是生命和爱的欢唱。我们苦并快乐着!

时光流逝,“鸟宝宝”渐渐长大。我们“从娃娃抓起”,常常带他们去大自然的家;为了野化训练方便,我们在野外选择了一块不影响其它鸟栖息的地方,搭建了帐篷,作为我们临时的野化训练基地。对孵出的小鸟进行野化训练,适应环境,以备放生,回归自然。

海鸟取食海里,食物是个大难题。特别是刚出生的前几天。经过多种食物试验,最终选择用“脊尾白虾”喂食“鸟宝宝”。后来,我们有意识的带他们去湿地,给他们创造适合的“就餐环境”,教他们自主进食。

妻子自从做了“鸟妈妈”,每天守护在“鸟宝宝”和鸟蛋身边,诞生的“鸟宝宝”要喂食,未出壳的要翻蛋,长时间的辛苦操劳让她常常在野化现场打盹。打盹时,“鸟宝宝”们都依偎在它怀里抱团取暖,活脱脱一幅“相亲相爱一家人”。

“鸟宝宝”一天天长大,“鸟妈妈”总是亲热的跟他们说话, “鸟妈妈”的话他们似乎能听懂,叽叽喳喳的应和着,鸟妈妈的心里都乐开了花。姜

小鸟们脚趾间有蹼会游泳,“鸟妈妈”就训练它们在水里觅食;怕“鸟宝宝”们吃不饱,鸟妈妈带着食物,偶尔作为补充。

小鸟的“飞行羽”逐渐长成,它们渐渐的脱离了丑小鸭的外衣,原来它们是一群极能飞翔的燕鸥;“鸟妈妈”带它们去野外湿地练飞,让它们有一个展翅高飞的空间。

“鸟妈妈”根据燕鸥特点,强化它们的飞行耐力和本领,因为它们是鸟类中的“飞远冠军”,“鸟妈妈”的手、胳膊、肩膀,都是它起飞和降落的平台,站在“鸟妈妈”肩膀上的感觉真好。

小鸟们依依不舍,盘旋着不愿离去;我们不知道来年迁徙时节还能否见到和识别它们;但是当我们顺着叫声仰望天际,我会把天空中飞来的每一只候鸟,都当做是我们自己孵化出来的“鸟孩子”。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