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讲师团组织成立了省、州市、县市区三级宣讲团,广泛开展面向全省各级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边寨的理论宣讲,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欢迎。2016年,云南全省各级党委宣传部、讲师团共举行宣讲报告会10万余场次,听众近1000万人次。
观众不用组织,现场笑声不断。也难怪,“拉帮结派要严禁,利益集团不能搞;管好身边人和事,注重家风和家教”被编成歌曲,唱梅葛、跳花灯成为云南省姚安县“梅葛宣讲团”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的重要载体。
如何看待全面深化改革?听完云南省委讲师团宣讲的昆明市官渡区国税局局长唐坤深有感触:“简政放权做‘减法’,后续管理做‘加法’,优化服务做‘乘法’,这样的表述对我们国税部门很有启发。”
启发背后是宣讲队伍的打造。云南省委讲师团团长侯勇介绍,云南省吸纳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经验足的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干部组建省委宣讲团,让理论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近干部群众。
“用民族干部宣讲、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民族文字阐述、用各民族节庆展示、用各民族文化体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五用”宣讲团,培养了傣族孔雀舞传承人约相等一大批民族宣讲骨干;红河州开远市“乡土能人宣讲团”、大理州祥云县“播火先锋宣讲团”、曲靖市陆良县“陆良八老大众宣讲团”等,都成为基层“永不消逝”的宣讲员。
“面对面”“肩并肩”“零距离”,在田间地头、街道巷尾、居民家中,同样活跃着宣讲团,分众化、互动式宣讲受到广泛欢迎。群众讲、群众问,宣讲人员给予回答和阐释,彻底改变过去单向式、填鸭式讲授,理论的指导性、有用性得到充分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群众学习理论的积极性。(记者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