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基层人民法院如何构建良好公共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基层法院着力提升案件审判执行质效,强化司法公开,致力塑造良好法院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取得很大成效,基层人民法院处理公共关系能力获得很大提升,一些法院公共关系状况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基层法院着力提升案件审判执行质效,强化司法公开,致力塑造良好法院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取得很大成效,基层人民法院处理公共关系能力获得很大提升,一些法院公共关系状况良好。但同时也要看到,新形势下面对公共关系的严峻挑战,一些基层人民法院的公共关系认知能力、信息收集提炼能力、传播沟通能力、危机管理能力仍有待加强。要从树立正确理念、建立健全制度机构机制方面着力构建良好公共关系。

树立和强化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与时俱进方能科学推动工作。现代公共关系理念中的传播是双向信息交流,旨在沟通,在沟通中促进公众形成共识、获得公众认可。因此,要着力实现从“单向宣传传达”到“双向传播沟通”的理念转变,注重从“单向”向“双向”、从“宣传”向“传播”、从“传达”到“沟通”的转变。

要有全员公关意识。“政府全员公关管理的意思是指全体工作人员,不论其具体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如何,都应当具有公共关系意识,都必须关注政府的公共关系工作,并按照公共关系的要求去履行公务。”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作《反对党八股》讲演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基层人民法院每一位干警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来源于全体成员的整体配合,从法院领导到普通干警,从业务庭室到综合部门,都要有公共关系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要强化组织领导。基层人民法院院领导要重视构建良好公共关系工作,组织好全院力量整体发力。相关部门收集提炼宣传信息时要自我检查,看看宣传信息的价值导向是否能引起目标受众共鸣,是否足以使目标受众准确感知,会不会引起公众误解,要坚决避免南辕北辙现象。开展传播活动时,要考量是否采用了有效的传播形式,有没有以适当形式倾听公众反馈意见,能不能预防和管理好舆情危机,有没有通过传播沟通改进自身工作。

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关系制度、机构、机制。围绕基层法院公共关系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制度机制、评价标准、机构建设、人才培育、责任追究等内容,做好系统性的科学制度安排。要打造基层人民法院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和团队,准确定位机构职能,科学确定人员素质要求。要建立运行顺畅的公共关系信息采集、分析、使用、传播、危机管理、激励惩戒机制。

明确公共关系政策导向。基层人民法院公共关系政策,要有利于把好的司法举措和司法服务传播、展示给公众,促进公众客观地评价法院工作。要有利于求取法院工作与公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有利于促进当事人及公众准确认知司法功能的有限性,正确认识法院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局限,形成符合实际的司法期待。要有利于加强司法亲民性,用公众熟悉的方式和语言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加强对法言法语与群众语言的转换及防歧义研究,改变鸡同鸭讲的话语表达方式。要有利于营造学习、研究新形势下公共关系活动中与公众传播沟通的技巧和艺术的氛围。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