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蜂猴“回家”记

日前,通过蒙自森林公安和各方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和野化训练,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县境内,一只名叫“春节”的蜂猴成功放归自然,回到野生动物的家园。

森林公安将蜂猴放归大自然

日前,通过蒙自森林公安和各方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和野化训练,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县境内,一只名叫“春节”的蜂猴成功放归自然,回到野生动物的家园。

今年春节期间,蒙自森林公安收容救助了一只蜂猴,因为时值阖家团圆的节日,大家给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取了个喜庆的名字——“春节”。

蜂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在笼养状态下的人工救助,如果仅仅为了保证最低生存要求并不算困难。然而,在长期笼养状态下,“春节”容易丧失寻找食物、自我保护和求偶等本领,为了保证它能保持、恢复野性尽早回归自然,工作人员在人工投喂的晚餐中加入了面包虫、蝎子、蚂蚱、动物内脏、蜂蜜等,以提供它必要的营养,同时开始野化训练。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状况打乱了大家的工作节奏——“春节”绝食了。在对尿液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后,并没有发现异常,这可愁坏了救助人员。有人说,会不会因为晒不到太阳而厌食?的确,今年雨水充沛,气温偏低,于是大家把UVB灯用上,让小家伙享受足够的紫外线,可不见好转。又有人建议,会不会是胃胀、消化不良啊?乳酸菌素片用上了,起初两三天有些起色,后来又不管用了。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老专家提醒会不会有心理问题?一查资料,才发现很有道理。蜂猴每年7-10月发情,发情周期37-54天。孤零零的、被笼养的“春节”可能是“抑郁”了。于是,工作人员决定尽快将小家伙放归大自然。

让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回到原本属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繁育后代,这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最终目的。经过反复讨论,保护人员决定把“春节”放归到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县境内距核心区较近的地方。选择这个地点,经过了多方面的讨论:远离居住区,可预防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恶性案件发生;森林植被茂密,较为原始,生物多样性显著,具有一定的生存环境;这里曾经发现过同类的踪迹,适宜放归原始环境;核心区地势从海拔660米至1660米逐渐起伏,符合蜂猴属热带、亚热带动物的环境要求,并且地点属中低海拔,避免对近来天气变化而引发的不适或者肺炎;便于保护人员后续追踪观察。行动前,工作人员采集了“春节”的生物样本,进行DNA测序,建立了数据库,希望以后再能遇见“春节”和它的后代。

这天早上,根据夜间进食情况,工作人员在对“春节”采取了人工补液、增加营养和能量的措施之后,按照既定计划把“春节”安全送到了目的地。

小家伙一回到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立刻活跃起来,主动舔食树枝上的昆虫和树胶。一顿胡吃海喝之后,它紧紧地抓住树顶的枝条,静静地等待即将来临的夜幕——这是夜行性动物狂欢的开始。

Tags: 海鸥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