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禄劝县精准对标真情帮困

今年以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稳县、生态美县、民生安县”的发展思路,围绕“脱贫、摘帽、增收”这条民生主线,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特色产业发展富民、农房改造顺利推进、增收项目得到落实,为全面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原标题:

禄劝县精准对标真情帮困

禄劝县贫困群众依靠养殖搬进新房。

禄劝高原特色农业致富一方百姓。

记者 赵元刚 王怡文 文/图

今年以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稳县、生态美县、民生安县”的发展思路,围绕“脱贫、摘帽、增收”这条民生主线,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特色产业发展富民、农房改造顺利推进、增收项目得到落实,为全面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夯实基础利民

“针对境内居住彝、苗、傈僳等24个少数民族14万余人的实际,围绕群众‘脱贫摘帽’这一目标,出台脱贫帮困推进方案,形成县委抓书记、书记促干部、干部带群众,县委、县政府抓乡镇、乡镇抓村组的脱贫攻坚工作格局。”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县组建脱贫攻坚工作指导组、督查组各16支,派出驻村工作队员742人,成立驻村工作队187支,对全县建档立卡户实现全覆盖挂钩帮扶。”

在扶贫攻坚“回头看”中,该县通过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摸排,实施贫情预检、底数核实,摸排出贫困自然村57个。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清理核查,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472万元,推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数达26.68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2.45万余人,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务输出4.3万余人,为群众增收创造条件。

去年以来,全县硬化通村道路1595公里,新(改扩)建通村道路693公里;通过实施集镇供水改扩建工程,解决12.6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覆盖率均达100%。

特色产业富民

“50多家农户家家流转土地,每年每亩土地的流转租金是1200元,几亩土地的流转租金再加上进入庄园打工每月能挣1500元工资,实实在在地让生活好起来。”在中屏镇兰露梦庄园采摘葡萄的群众表示。

从2013年起,禄劝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至今已流转土地1200亩,包括兰露梦庄园在内的7家企业入驻,已形成园区的高标准示范效应,成为今年禄劝全县脱贫摘帽的农业产业支柱之一。

“在全县培育和建成撒坝猪扩繁场74个、乌骨鸡扩繁场10个、中药材8万余亩等八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产业扶持资金3003万元,构建产业协会网络,以“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党支部+农户”的模式,带动5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体化、规范化运营,初步实现农业产业较大规模、较高品质、较好效益发展。”县农业局负责人表示,目前,特色种植、养殖、经济林果已覆盖全县乡镇农村群众,家家户户实现增产增收。

农房改造乐民

“有安全的房住,心里踏实,脱贫的信心坚定了。”在团街镇运昌村委会大木城村小组,村委会主任龙泽汉指着一幢幢正在改造加固中的房屋喜笑颜开。

今年来,为了让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县委、县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团街镇8个村委会,153个自然村小组,被列为危房改造的农户有3000余户,目前已完成改造的有1780户,已动工改造的农户有1360户,全镇将于10月30日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工程。”镇长张荣兵介绍。

该县成立农村危房专家组,摸排出农户C级危房21429户、D级危房34301户。按照修缮、加固、拆除重建、兜底拆除重建4种方式,坚持“修缮加固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工作思路,落实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清单,签订三方协议,筹措安排建房资金2.4亿余元,打造出茂山镇德卡村危房识别、团街镇大木城村“墙抬梁”加固等5个示范样板。截至目前,修缮加固已开工7886户、竣工4292户,拆除重建已开工7788户、竣工2157户。

电商服务惠民

围绕劳动力、农产品走出农村,资源、人才进入农村,县委、县政府紧盯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通山货进城渠道。

今年3月,茂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开业,当地群众生产的50余种农产品入驻上架,10余家企业现场采购茂山农特产品,销售额达4万余元。

“通过县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黑山羊8084只,销售收入720余万元, 为村民增收110余万元。”最近,则黑乡的村民逢人便说,有了电子商务平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更宽了。

目前,全县已建立13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12个村建立电商服务站,服务站点已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10个,60余个单品农特产品上线推广运营,产品销往北京、浙江、广西等11个省、市、自治区。

Tags: 禄劝县 真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