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云南坝美普千村将“死土地”盘成“活资产”

“我们从农民合作社手里流转了300亩土地,全部用来种砂仁药材。农民以土地入股占比30%,合作社占比10%,公司占比60%。村民每年每亩地能得到分红2400元,加上管理砂仁地的打工收入,比以前单纯种庄稼效益高多了。”11月21日,云南文山广南县坝美镇普千村的砂仁种植老板王波在接受云南网采访时说。

砂仁药材

“我们从农民合作社手里流转了300亩土地,全部用来种砂仁药材。农民以土地入股占比30%,合作社占比10%,公司占比60%。村民每年每亩地能得到分红2400元,加上管理砂仁地的打工收入,比以前单纯种庄稼效益高多了。”11月21日,云南文山广南县坝美镇普千村的砂仁种植老板王波在接受云南网采访时说。

据介绍,普千村是一个典型的壮族聚居村,2013年组建成立了“广南县普千地之母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涵盖自然村全体村民,走出了一条变“死土地”为“活资产”、变“好风景”为“好钱景”、变“苦日子”为“好日子”的路子。

“作为一个农民,家里的承包地就是我的命根子,所有的希望都在这几亩地里。刚开始把8亩承包地流转给合作社,心里也非常担心。直到去年年底,仅承包地流转就得到分红13500元,不操心不费力,收入还比往年多,这条路子真的是太好了。我们农民增收致富更有保障了。” 普千村民农恩帮说。

谁能想到,合作社当年流转土地还闹起“风波”。一提到以土地入股、把原来的小块土地平整为大块土地,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农业,鼓励村民花钱购买股份参与合作社发展,村民恐惧土地被剥夺,担心钱财入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于是轻则言语相对,重则阻止田地平整,坚决抵制合作社组建。

村班子成员发动所有干部挨家挨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政策、讲改革、讲发展,但村民不为所动。直到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县农科局选派干部龚杰主动拿出自家2万元积蓄率先入股,村民才相信这不会是骗局。

当地壮族的迎客文化

为打消村民顾虑,争取全村村民集体入社,将来都能分享农村改革成功的果实,合作社制定章程,确定水田每年每亩600元,普通耕地每年每亩300元的保底价格入股合作社,收入高于保底价时,可进行二次分红;当地水资源以20万元,河道以5万元股价入股合作社。现金每股为1000元,每户入股不得超过10万元,此举为预防将来大股东控股,难以保证民主决策和村民利益着想。合作社的收入80%平均分给以土地和现金入股的村民,20%分给村集体。

就是这样的一个把利益基本分给村民的章程,让村民吃了定心丸。短短一个月,普千村小组及周边的坝翁村小组、龙树河村小组共355户全部入股,流转土地1350亩,现金入股90万元。

合作社随后大刀阔斧的进行资源整合与开发,先后引进北京西曼色彩公司计划投资1.6亿开发乡村旅游,完成投资200多万元;引进罗平建发中草药合作社投资200万元,建成400亩中草药基地;引进内蒙古蔬菜种植公司栽种高产辣椒100多亩;引进个体老板栽种八宝米400亩。

“村民每天每小时劳务收入10元,每年有200多村民在自家地里打工,年劳务总收入达300多万元。” 普千村农民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

随后,合作社把目光聚焦到文化旅游资源开上来,致力于把普千打造成为世外桃源坝美风景区的“后花园”,推进地母文化、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系列壮族文旅项目。

走进普千村,一系列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村子犹如风光版画,画面以绿色晕染,黄色隐藏其中若隐若现。沉睡千年的水资源和土地终于变成下蛋的金母鸡,年年给村民带来真金白银。(记者 赵岗)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