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园区是近年来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它是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高艺术的加工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市场潜力的产业。它不仅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更被看做是城市综合实力、尤其是文化实力的体现。在数年前全球金融危机时,文化创业产业逆势崛起,曾经被誉为“寒冬里的一股暖流”。如今在昆明,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撬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先导性产业。从那些老厂房里迸发出的创意智慧,也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气质。
全国文化创意的发源地
在不少人眼中,昆明的金鼎、108智库一直被看做是北京798的“复制品”,而中国最早的文化创意艺术社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北京的798,其实,中国最早的文化创意艺术社区是在昆明的创库。2001年,著名艺术家叶永青约着一群人,在昆明西坝路建立了创库。时至今日,昆明的文化创意园区已不仅有创库一家,包括金鼎和智库在内的多种艺术社区已经在城区全面开花,艺术社区的到来,让艺术家在中国作为一种职业成为可能。这些LOFT根植于原本破旧的工厂厂房,这些上世纪70年代建筑的老旧厂房,有别于顺城、万达等具有浓厚商业氛围的CBD。红砖青瓦的外墙、踩踏光滑的水磨石地板配上内里极具现代感的设计,造就了昆明文化创意社区充满设计感和艺术气息的空间。
近年来,全市通过持续推动“民族文化创意之都”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举办文化展会、提升服务优化环境等措施,推动了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87.7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全市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5848家,占全省的41.2%;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50家,占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总数的43.6%。
先天不足成发展“短板”
说起云南的本土品牌,“云烟”“小粒咖啡”“褚橙”耳熟能详,然而对于更为抽象的文化品牌,就算是云南本地人也只能哑了口。其实迪奥的设计师每年都会在云南做一次采风,继而出台的彩妆产品里面,就有云南元素;星巴克在保山有咖啡种植基地,星巴克把云南小粒咖啡和大粒咖啡进行调配,推出了一款以云南为主题的咖啡豆,叫做“凤舞祥云”,在全球的星巴克咖啡店里售卖……本土的文化创意产业其实早已渗透进了当今的时代前沿。
然而,虽然昆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萌芽早,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设施服务、有力的政策支持、专业的团队策划以及充足的资金保障,昆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如何在众多文化创意产业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又能存活下去,是目前摆在创意产业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和思考的问题。
本土文创产业新“引擎”
文创产业就像漆黑夜空中的点点星光,总给前行青年艺术家们带来创意的惊喜。
作为省会城市、辐射东南亚南亚的核心城市——昆明,虽然如今创库风采不再,但同时诸如金鼎1919、108智库、M60等一批具有LOFT风格的文化创意园区正在转型、开发、兴盛。这些园区配有专业的一站式服务,从项目设立之初就有一系列的政策扶持,项目运营有资深的导师指导,产品推广有专业的团队策划,资金投入有专门的投资团队入股,创业者在园区提出创意后,只需专心做好创意如何落地,而资本对接、工商财务管理等事情通过园区平台对接进行市场化运作,为青年创业家和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艺术的商机和交流平台。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魂,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久前,为提升昆明市文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引导和促进文创产业园区健康发展,市委宣传部、市文产办组织开展了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筛选认定工作,经过申报、筛选、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环节,确定昆明金鼎文化创意产业园、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昆明老街、同景108智库空间、官渡古镇、云南银河之星文化创意产业园、七彩云南·花之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新闻路图书批发市场10家园区为首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随着昆明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这10家园区将成为昆明54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的典范和“先行者”,以一种更加成熟的姿态带领昆明本土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孵化,为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护驾领航”。 (记者张梦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