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昆明市和各区的疾控中心出现了排队办健康证的现象。因为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排队办证的市民颇有微词。
据昆明市和部分区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透露,体检数量剧增是自4月1日以后出现的,这一天,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不收费了。除了因工作需要来体检、办健康证的人以外,一些大爷大妈也冲着“可以免费体检”来办证。人多了,又要保证时限内把证办下来,采取限号办理实属无奈之举。
目前来看,虽然相关部门尚未明确指出办健康证排队的主要原因是不是“蹭免费体检”,但这种现象的存在,至少反映出了某些现状——
首先,如今生活好了,人们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日益关注。医疗产业蓬勃发展不用说,体育运动、养生保健等产业也是蒸蒸日上。一方面,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就;另一方面,健康保障需求也带来新挑战,政府财力要跟上,分配机制、管理手段要随形势而调整,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其次,正规体检是一项基本的健康保障,但昆明市辖区的居民并非人人都能按时享受。生活中有个常见现象:有药店打出“免费体检”的广告作为揽客手段,借此向来体检的人推销一些药品和保健品。虽然只是极为有限的几项常规检测内容,如量血压、测心率之类,检测者也不是正规医护人员而是药店经营者,但一些消费者(尤其是老人)依旧趋之若鹜。究其原因,一是“免费”能够吸引人,二是确实方便了一些因故难以常去医院的居民。
现实中,体检是需要花费财力、耗费资源的服务,它更多地作为工作单位的一项福利存在,没有被覆盖到的一部分人要么自掏腰包进行,要么放弃体检。从保障居民健康、减少疾病影响的角度来说,这种状况是不利的。
再次,包括体检在内的居民健康保障,需要政府加大在健康方面的资源投入。这方面,昆明其实早有认知,且已经把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未来前进的方向。《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指出,大健康产业是昆明“结合自身优势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确实,这方面昆明优势众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医疗资源量位居西南地区前列……但是,《规划》也指出了在大健康发展方面昆明存在的问题:“发展观念相对滞后,发展能级相对偏低,农村医疗与健康服务能力薄弱”。不难看出,只有观念和财力二者都跟上,健康产业才能展现勃勃生机。
其实,国内已有“全民免费体检”的样本。从2016年9月开始,新疆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全面健康体检工程”,新疆籍城乡居民可享受每年免费健康体检一次,并由卫生部门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有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这样的举措对于加大健康保障来说,好处明显。
一本普普通通的健康证,以及最近出现的“办健康证排队”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日渐富足的人们对追求更好生活的向往。“有健康才有将来”,追求健康就是拥抱希望,这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是普遍的认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健康保障其实只是人类需求中层级较低的一种,只有满足了这种基本的人身安全需要,人才能去追求更高层面的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
健康是构建人类文明社会的基础,发展大健康产业虽任重道远,却也利在千秋。做好这件事,昆明就会成为真真切切的宜居城市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