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乐传奇》宣传海报。 供图
《木府风云》宣传海报。 供图
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五朵金花》横空出世,苍山、洱海、蝴蝶泉享誉天下,观众们不仅看到了阿鹏与金花真挚的爱情,也看到那依山傍水,美得如同水墨画一般的大理。196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又将反映云南风土人情的《阿诗玛》搬上了银幕,让大家知道了云南有个彝族姑娘名叫阿诗玛,她聪颖美丽,与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爱,同时,也让观众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叫石林的地方,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历史久远,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时隔48年后的2012年,由蒋晓荣制片、于荣光监制和导演,秋瓷炫、潘虹、吕良伟等著名演员领衔主演的云南民族历史大剧《木府风云》,登陆央视八套和云南卫视,观众们不仅在这部电视剧里面感受到了丽江这个人人称羡的“世外桃源”,同时,也领略到了纳西族的文化内涵。这部剧在没有做广泛推广的情况下意外走红,以平均收视率高达1.51%的播出成绩居同时段全国第一。8月,该剧重新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引发收视狂潮,创下单集最高收视率3.56%的好成绩。随着该剧在央视综合频道的播出临近尾声、剧情进入最紧张的阶段时,杨幂、郎朗、林志颖、黄渤等二十多位艺人纷纷在微博上热议《木府风云》。这部剧集的热播,无疑使它成为继《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之后又一部云南的“宣传片”。
一路走来
不变的是对影视的热爱
蒋晓荣,云南金牌制片人、全国十佳制片人、全国优秀出品人、云南优秀文化企业家、云南十大才女,现任云南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委员、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法人总经理。
蒋晓荣从小多才多艺,“我小时候就爱文艺,喜欢跳舞、唱歌,四五岁时自己编话剧,身披彩色纱巾在家演戏”。学生时期蒋晓荣在昆明师范学院学习幼师专业,后来到昆明市第三幼儿园做了老师。
198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导演都郁在拍摄《白鸽与金鹿》的时候,需要挑选一位老师与一班学生来进行演出,恰巧选中了蒋晓荣的班级,于是她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扮演了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一面对镜头就哆嗦、不自在。”蒋晓荣这样评价她的“处女秀”,虽然蒋晓荣觉得自己不会演戏,可是这次经历却激发了她内心深处对于影视创作的喜爱。于是她选择离职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影视制作,学成之后,蒋晓荣便在剧组中工作,由于她在剧组中处理事情总是井井有条,于是之后的几年间她来回于北京与云南,在各个剧组担任剧务。
1984年,对于昆明人来说不算陌生,这一年,春城的冬天下起了罕见的大雪,也在这一年,让第一次做制片的蒋晓荣印象深刻。当时的蒋晓荣为了云南音像出版社即将拍摄的一部讲述越战的片子,要到部队去办理有关批文。但是那个早上,碰巧部队领导正在召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会议七点开始,而蒋晓荣六点半便站在会议室门外等待,八点钟会议结束,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半小时的她最终顺利拿到了批文。那位部队领导和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都被她的认真态度感动,也许正是有这样一份精神,奠定了蒋晓荣成为金牌制片人的道路。
1990年,蒋晓荣决定继续学习,选择到日本深造,她来到了日本NHK广播电台学习电视制作,学习一年之后蒋晓荣回国。1992年,蒋晓荣回云南拍摄反映瑶族爱情故事的电影《珊娘》,开始了扎根云南的影视制作事业。1995年,她制作的电视剧《老师》,获得飞天奖摄影奖及“五个一工程”提名奖。1997年,她所拍摄的《景颇汉子》荣获骏马奖。
“荣光组合”
创造无数光荣
在业界,蒋晓荣与于荣光的“荣光组合”已经成为“品质”的代名词,而早在于荣光出演《海市蜃楼》时,蒋晓荣就是于荣光的粉丝,上世纪90年代,于荣光到香港发展,几年后香港影视业开始走下坡路,于荣光回到大陆发展。在1998年拍摄黄力加导演的《情洒云之南》时,演员盖丽丽向蒋晓荣推荐于荣光,这促成了蒋晓荣同于荣光的第一次合作。“我和于荣光的磁场比较对应,能够互补。”蒋晓荣说。两人一拍即合,合作也越来越默契。2000年,由于荣光导演、监制,蒋晓荣制片的电视连续剧《大地之子—蔡希陶的故事》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骏马奖等众多奖项。2001年,由于荣光出演、蒋晓荣制片的《钱王》获得中国电视剧金鹰奖。
“我想把云南的美丽、友善表现出来,云南少数名族众多,神秘色彩特别浓厚。我认为云南是一个有灵气的地方。”于是在2001年,蒋晓荣和于荣光联手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共同注册成立了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开始品牌化的运作。
公司成立之后,“荣光组合”的完美搭配,再次创作出《一江春水》、《天和局》、《狼毒花》和《侦探成旭》等脍炙人口的优秀电视剧。2008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走路上学》荣获第13届电影华表奖优秀儿童影片奖、金鸡奖优秀儿童故事片奖,并入选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国产影片。经过一部又一部剧的磨合,以“荣光组合”为核心的团队逐渐形成,并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全国十佳剧组”。而这个剧组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一影视班底是一个以云南本土人才为主的专业团队,这在行业内非常少见。蒋晓荣说:“制片主任、执行制片人、美术总监、导演都是云南人,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这个团队里面跟我最长的有20年了。”
《木府风云》
鲜有的少数民族精品剧
2012年,由蒋晓荣制片、于荣光监制和导演,秋瓷炫、潘虹、吕良伟领衔主演的云南民族历史大剧《木府风云》,登陆央视八套和云南卫视,8月,该剧重新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令人为之惊讶的是这部剧有着单集最高收视率3.56%的好成绩。
说起拍摄《木府风云》的缘由,蒋晓荣介绍道,2000年,她和于荣光在木府拍摄电视剧《钱王》,当时剧组在木府大殿搭设了一个“钱庄”,丽江古城博物院院长黄乃镇认为这样破坏了木府的样子,于是在第二天,花费了15万搭设的“钱庄”被拆除了。为了之后的拍摄能够顺利进行,于荣光找到黄乃镇,向他请教。在交流中,于荣光从黄乃镇那了解到了木府的历史、木府里发生的精彩故事。于是在经过团队七八次的研究之后,“荣光组合”决定拍一部木府题材的电视剧。“少数民族是一个冷门的题材,很少人会去拍摄这些题材,但是丽江那么小的地方却汇聚着多种文化,所以想将它搬上荧屏。”蒋晓荣说。
拍摄《木府风云》,花费了蒋晓荣和于荣光的不少心思,《木府风云》投资5000万,其中光贵族穿的衣服就用了500万。他们找来了著名服装设计师莫晓敏,研究了纳西族历史资料,并且在设计服装中加入了少数民族的特色。所以在戏中不难发现,每一套服装都是不一样的,并且在这些服装上都有很多的手绣。
《木府风云》在播出之后取得巨大反响,它的成功无疑增加了蒋晓荣对于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信心。2013年,作为《木府风云》姊妹篇的《舞乐传奇》在央视八套播出,同样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与收视。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蒋晓荣介绍道,讲述爱国华侨抗战故事的电视剧正在紧锣密鼓筹拍之中。
云南是一个天然的摄影棚
记者:在影视拍摄方面,云南可以挖掘到什么?
蒋晓荣:从古到今云南历史名人非常多,例如郑和、蔡锷,云南可以挖掘的人和事都有很多。对影视制作人而言,云南就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地方,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又多姿多彩的文化,都是影视剧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么多年来我四处拍片,深知横店的热、怀柔的冷以及上海拍摄场景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我热爱云南,也很想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点东西。在我看来,其实云南就是一个天然的摄影棚,而且在云南拍戏时遇到的人都特别好,他们知道你要来拍戏了,都会非常配合。
记者:对于昆明建设民族文化创意之都,你有何建议?
蒋晓荣:这个想法非常好,中国有56个民族,而云南就有26个民族,占据将近一半。这些民族传奇的故事,还有传说也好,神话也好都数不胜数。我们这里有好风光、好风景,但是欠缺团队、欠缺人才、欠缺政策。之前我们去杭州,杭州就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公司成立之初,还是拍片过程中,都有资助,甚至还有免税政策的支持。如果昆明也有了这些政策,那么人才与团队也会愿意过来。( 记者温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