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羊老倌和他的滇剧团: 让咿咿呀呀继续流淌

烈日当空,笨重的戏服下,黑脸的包公趁着演出间隙,3次移步到广场边找水喝,那快拖地的长胡须将他的嘴唇遮挡得严严实实,任由他怎么努力,干渴的嘴唇也接触不到近在咫尺的水杯,手忙脚乱间引来观众一堂哄笑。

原标题:“羊老倌”和他的滇剧团

团员上妆之后,在喧嚣的锣鼓声中穿街过巷前往戏台。

 

戏迷们听得很入神。

 

“包公”毕开志演出完后一脸汗水。

烈日当空,笨重的戏服下,黑脸的包公趁着演出间隙,3次移步到广场边找水喝,那快拖地的长胡须将他的嘴唇遮挡得严严实实,任由他怎么努力,干渴的嘴唇也接触不到近在咫尺的水杯,手忙脚乱间引来观众一堂哄笑。

对于65岁的毕开志来说,饰演“包公”可真是个体力活。尽管演出的过程很辛苦,但毕开志内心很快乐,在刚成立不久的嵩明县小街民间艺术团中,他收获了“包公”一样的美誉,为了传承“云粹”滇剧,他带领村民成立艺术团,让“咿咿呀呀”的唱念做打继续流淌。

小街镇有个“戏窝子”

“我们小街镇自古就是戏窝子,村里男女老少都能来上一段儿,有三天不唱嘴痒之说。”

在嵩明县小街镇一处闹中取静的院子里,一群村民正在忙着化妆,没有专业的化妆师,大家就相互给彼此化,在中国传统的是非黑白间,一个个大家熟悉的面孔渐渐变得模糊起来,宽大的戏服套在原有的着装上,让本来个子不高的演员一下子伟岸起来。

他们都是小街民间艺术团的成员,昨日要演出的是滇剧《秦香莲》,院子离演出的白沙村广场还有一段距离,化好妆的演员们就这样穿着笨重的戏服穿街过巷,在喧嚣的锣鼓声中,前面还有人举着“肃静”、“回避”的字牌,引得路人纷纷注目。

“我们小街镇自古就是戏窝子,村里男女老少都能来上一段儿,有三天不唱嘴痒之说。”艺术团顾问汪学存老师说,滇剧是云南的第一地方戏,是明末至清乾隆年间,丝弦、襄阳、胡琴等声腔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自清末民初开始盛行。清代末期滇剧进入嵩明,县城、小街、杨林、白邑等地,搭建了19座大型戏台。

“那时候建的戏台不得了,下面坐几万人,上面唱的都能听得清清楚楚,20年前才被拆掉的。我们是从小听着老一辈唱过来的,每人都会哼几句,他们一开口就感到很亲切,我们街道办也全力支持他们,刚才化妆的院子原来是我们的小学,现在归艺术团训练、培训所用。”小街街道办事处书记说。

昨日的“戏台”就在白沙村公园中心的小广场,整个广场方圆10米左右,十余个演员不能同时出场,不然转不了身,在周围休闲的村民一下围拢过来,或蹲或坐等着戏剧开场。嘈杂的音响连报幕都听不清,更何况“咿咿呀呀”的唱腔。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观众的热情,大家全凭演员的服装来分辨出场的是谁,甚至是演员将要唱出的意思,“看,秦香莲来了,就是一身黑衣服带着两个孩子的,坐轿子的是皇太后,一下包公要给她下跪呢”。一位热心的群众给周围的人当起解说员。

国内京、评、梆、豫等许多剧种都对《秦香莲》的故事有不同版本呈现。由于滇剧的表演艺术继承和吸收了徽、汉、秦腔等剧种之长,表演善于刻画人物和富于生活气息,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形式。据说滇剧版本的《秦香莲》与全国其他剧种都不同,剧中的许多唱词,词句平白如话,充满生活气息。

团长卖羊换戏服道具

“以前爱听的人多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这个。等我们这些老人走了,这个剧就不会有人再唱了,可惜了。我才想成立个艺术团,老的带带年轻的,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继续唱下去。”

整个《秦香莲》演完得两个多小时,昨日演员们选取了最后一部分,剧中黑脸“包公”出场频率较高,虽然听不清他的唱腔如何,但从演员左摇右晃的架势,倒也将包公的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不过天气太热,唱词较多的他,不得不抽空跑到人群中找水喝,那又长又厚的胡须将其嘴巴遮挡得严严实实,要成功喝到水必须得有人帮忙抬着胡须才行。

演出刚一结束,“包公”快步走到广场附近的亭台,将帽子、戏服一股脑快速摘下,只见里面的T恤已经全部湿透,脸上的汗水如小溪一般顺着他的皱纹往下流,正当记者想问他累不累时,对方扬起黑乎乎的脸说:“不算热,比这个热的时候多了去。大家高兴,我就高兴,你们能来看,我更高兴。”

这个台上的黑脸“包公”,就是小街民间艺术团的团长毕开志,今年65岁。在重彩的脸谱下,看不到他的表情,不过从声音能感受到他的爽朗和耿直,“我10岁父亲就去世,什么苦没吃过,只有听戏才能忘记痛苦的事,快快乐乐生活”。

在家乡传统戏剧的陪伴下,毕开志赶过马车、做过拆迁,后来买了一片荒地搞起了养殖。不管工作如何忙,听戏成了他唯一的爱好,听得多了,他自己唱起了花灯,但唱腔复杂的滇剧还是难以入门,只有欣赏的份儿。

“以前爱听的人多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这个。等我们这些老人走了,这个剧就不会有人再唱了,可惜了。我才想成立个艺术团,老的带带年轻的,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继续唱下去。”毕开志说。

但万事开头难,毕开志将自己的想法和几个老伙伴沟通后,大家都说好,但却不知如何行动,“排练没问题,但排出来怎么办,一套戏服一千多呢?”有人嘀咕。“不怕,你们练,我山上还有几十头羊,大不了我卖羊给你们买服装去。”毕开志说。

在毕开志的鼓励下,喜爱唱戏的小街村民有了信心,2013年9月28日,嵩明县小街民间艺术团成立,毕开志任团长和法人,他用卖羊所得的3万元,为艺术团购买了必需品,老戏迷们的奉献精神感动了个体老板闭加荣,其率先给艺术团捐款2万元添置道具,就这样,一个18人的民间艺术团成立了,成员年长者80岁,年轻的30多岁。

自娱自乐中传承滇剧

在艺术团成员的艰苦排练下,春节期间共演出27场,观众多达5万人次,特别是正月十六,五千多名群众头顶烈日席地而坐看《青风亭》演出,有些年长的群众受剧情感动流下眼泪,说以前过年冷冷清清,现在终于有传统过年的味道了。

小街镇120.5平方公里,7.2万总人口,共有2204家民营企业,曾因老板数量众多而成了远近闻名的“老板镇”。自古以来,小街人就重诗书,喜花灯,善歌舞。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尤以唱花灯、演滇剧、舞大龙、耍狮子最具群众性和代表性,使小街镇素有“花灯之乡”、“龙狮之乡”的美誉,小脚老奶舞大龙还上了央视春晚。

民间艺术团成立后,大家开始紧锣密鼓排练准备在2014年春节给村民呈现一台特别的演出,平时大家闲暇娱乐唱花灯比较多,为了更好地传承滇剧,艺术团开始排练滇剧的经典剧《秦香莲》,没有滇剧演出经验的毕开志自告奋勇要求扮演“包公”。

在此之前,“包公”一直是由70多岁的李学光扮演,李学光祖祖辈辈都是唱滇剧的,据他所知,家族已经传唱到第六代,他是第四代传人,小时候演过秦香莲的儿子,后来一直演包公,因年岁已高,包公戏段较多,得知毕开志有心要演包公时,他开始耐心教授起毕开志来。

“毕团长文化不高,但人很好,大家都服他,要不是他带领,艺术团就算成立也怕难以维持,除了刚开始的3万元,后来大家排练演出吃饭的钱也都是他掏。只要一说没钱,他就笑呵呵地说,‘没事,我卖羊,不行还可以卖牛’。他喜欢戏剧四十多年,虽然没上过台,但基础很好,一边听录音带,一边跟着李老师学,半个月就出师了,唱得也是字正腔圆。”艺术团顾问汪学存说。

在艺术团成员的艰苦排练下,春节期间共演出27场,观众多达5万人次,特别是正月十六,五千多名群众头顶烈日席地而坐看《青风亭》演出,有些年长的群众受剧情感动流下眼泪,说以前过年冷冷清清,现在终于有传统过年的味道了。

对于艺术团的成立,毕开志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把喜欢唱戏的人集合起来一起玩。嵩明县委书记杨相来在深入小街调研时,却意外发现了这支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民间艺术团,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也感动了杨相来,要求小街镇小街居委会加大对民间艺术团的扶持力度,于是闹中取静、宽敞清幽的原小街镇小学成了艺术团的所在地,大家每周两晚在此排练。

“现在已经增加到36个人了,报名的越来越多,我们现在主要是想吸收年轻人,只要他们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小街人世世代代都在唱戏,也都爱滇剧,这样的传统不能断。”毕开志说,“我们这‘戏窝子’,还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