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6月,既是盛夏的开始,也是毕业季来临的时刻。每到这时,校园里一边形成离愁和难舍的氛围,一边产生大量需要处理的物品——桌椅、被褥、热水壶、脸盆、饭盒、衣物、书籍等,这些物品的处理问题让不少毕业生和校园管理人员头疼。类似“毕业撕书”、“毕业垃圾成堆”的新闻,也屡屡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近日启动的2017年第六届“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大型环保公益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公益项目是由“绿色中国2011环保成就奖”最年轻获奖者、“2016北京榜样”陈文森,于2012年在西南石油大学毕业时发起的。项目自启动以来,吸引近百万学子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活动累计回收书籍53万余册,衣物36万余件、塑料瓶31万余个,学习电子其他产品5万余件。这些物品通过爱心店铺低价售出,或免费捐赠给在校师生,或寄往偏远山区,如今已使近百万人受益。
除此之外,对于未毕业的大学生,为了感恩自己入校以来学长学姐们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可以参与“爱心巴士”服务队,在毕业生离校期间帮助他们搬运行李,提供免费乘坐“爱心巴士”的服务,让他们的离校没有伤感 ,唯有感动,也在校园刮起了一场“绿色感恩”的旋风。与此同时,众多网友还将在线上传递正能量,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毕业生、在校大学生的“绿色感恩”教育。将大学生毕业离校与绿色、感恩结合起来,是校园环保公益活动一个令人感动的创意。通过为校园留下一片绿色,回馈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校园,回馈仍在这里生活的恩师和学弟学妹,让伤感的毕业季多一份感动。
去年,第五届“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大型公益行动迅速壮大,一举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高校公益活动。该项活动被全国300多所高校、中学、1000多个社团热情践行,被数十万学子津津乐道,得到了近百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点赞喝彩。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近两年困扰北方多个省市的严重雾霾,更让蓝天白云、绿色环保成为人们越来越强烈的诉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建设发展体系,是“中国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发起人陈文森表示:“对于即将离开学校的大学生来说,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好的工作、前途,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还应该考虑为全社会‘中国梦’的实现做点儿什么。关注绿色环保,大学生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校园做起,这也是对自己社会责任的一次提前演练。”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享受绿色生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是中国绿色环保的接班人,是绿色理念的传播者,更是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就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可以做到的是:通过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在毕业季参与“绿色离校·绿色感恩”类似活动,让六月校园中留下的不仅是我们美好的回忆,还有我们祝福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