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博士画家”现象谈:画得好坏不能怪头衔

近年来在美术界,随着以博士名义举办画展和各类活动的逐渐增多,“博士画家”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艺术群体。

林印吉 作品 油画

编者按:近年来在美术界,随着以博士名义举办画展和各类活动的逐渐增多,“博士画家”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艺术群体。在常人眼中,博士画家出身名门,其画作也必定不同反响,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这些年社会上对绘画博士有一定的争议,比如说,有人会认为,一些画家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创作上反而退步了。的确,有些画家成为博士之后在艺术创作中变得“举笔艰难”,是现实存在的。当然,也要避免以偏概全地看问题,博士中画得好的大有人在,每位画家选择不同,情况各异,画得好坏与“博士”头衔其实也无必然关系,但本期讨论的是,艺术类博士的艺术创作与理论水平是否一致?画家是否需要读博?读博对画家的艺术创作是否有实质性的影响?我们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学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以期使我们对这一话题有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博士画家”现象刍议

——杜少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画家”是近年来国内画坛十分耀眼的学术“头衔”,也是当下颇有争议的文化现象。这些由学术机构授予和确立的合法身份挑战了现有的文化秩序,它借助于传统与创新的法理占据了文化场域中的重要位置。而在现实生活中,“博士”头衔不仅是进入大学教书的最低“门槛”,亦是许多人寻求仕途晋身的“敲门砖”,更是艺术市场中的“宠幸儿”。尽管画家圈内钦羡者众多,诋毁者有之,然而这种身份却依然散发着熠熠光辉。大家知道,博士身份的获得是艰苦而且漫长的,在近乎苛刻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博士并非等闲之辈,他们依靠丰厚的艺术学养和专业技术水准,代表了一个社会中新的文化阶层——那些正在寻求艺术变革的新生文化力量。

倘若在10年前,美术学的博士在国内可谓凤毛麟角,较为罕见,而且基本上都是“美术史学博士”,能否执笔作画似乎并不重要。而10年后的今天,不仅“美术史学博士”数量剧增,而且“美术实践博士”亦层出不穷,并渐呈“星火燎原”之势。从人类学的视角观察,这个群体在形态、功能和行为上的影响,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在我看来,“博士画家”不仅是一种文化身份,更是学术水准的标尺。

在常人眼中,博士画家出身名门,其画作必定不同凡响,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许多博士,虽受业于师者,不过干禄之文,只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此种情况最应引起警惕的,是“得鱼而忘筌”。许多实践类博士为得到博士学位而苦读数年,期间无形中荒芜了创作。致使许多画家成了博士之后反而“眼高手低”、“举笔艰难”。这种现象,往往令许多博士画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当然,也有许多天分很高的“博士画家”,他们深知读书的滋味,自然会一心一意潜入书中,并且绝不会过分苛求,作茧自缚,而是将读书心得很好地应用于绘画实践,把中国绘画中所强调的“士气”融入到笔墨线条之中。他们非常清楚,博士画家若想名副其实,必须“登庙堂,览山川,结交海内名流,然后气局见解,自然阔大;良友琢磨,自然精进。”否则,学术视野过于狭窄,如何能配得上“博士画家”的雅号?

当前,博士画家群体中仍然存在着绘画水准良莠不齐的现象,客观地讲,其中虽不乏青年才俊,但也仍有少数滥竽充数之辈。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博士教育的培养机制问题,以及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矛盾。毋庸讳言,目前的中国式“美术实践博士”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培养方案中的“创作、研究并重”其实是相互冲突的悖论,创作诉诸于视觉和感官;研究依赖于理性和逻辑判断;而最终拿到博士学位则主要依靠学术论文。试问,有谁听说某人是因为画得好而拿到博士学位的?况且绘画本身就没有统一而固定的判断标准。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博士画家因现实需要而纷纷专注于写作,顾此而失彼。这或许是“美术实践博士”在艺术水准上出现两级分化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美术实践博士”与“美术史学博士”在绘画水平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尽管两者都可笼统称为“博士画家”,但大家知道,有许多出身于历史、中文、外语等人文学科甚至是理工科的“美术史学博士”,这些博士的文字能力和学术水准无可厚非,但在绘画方面缺乏严格的造型艺术训练,他们仅凭个人爱好和超人的鉴赏力就直接涉足绘画创作,显然十分唐突。而其中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从今天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格局来看,“创作实践博士”培养的方向是画家;“美术史学博士”培养的方向是理论家和批评家,因此即便是偶尔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必须明告世人自己的真实身份,就像高居翰先生把元代的士夫画称为“业余文人画”一样,他有着自己坚定的专业立场。

长期以来,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矛盾冲突在绘画界较为突出。大多画家根本不情愿在学术研究上浪费精力。对于那些在形色明暗中游刃有余的画家而言,枯燥的文字并未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导致许多优秀的青年画家与“博士学位”失之交臂。在这其中,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研究学术的意义以及理论研究对绘画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20世纪末期以来,艺术图像和视觉文化的研究正在全球范围内从理论的边缘性转移到学术中心的位置,实践性科学研究与交叉学科的新方法正在逐渐酝酿形成,人们似乎已经发现,理论是行为的基准,艺术的理论可以帮助画家产生正确而富有洞察力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画家开拓视野,甚至把理论方法应用于视觉艺术实践与文化语境的分析研究之中。可以肯定,博士阶段艰苦的学术训练可能会给一些画家带来意外的收获和更深层次的启示。

“博士画家”属于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拥有大量的文化资本,肩负着文化创造者的使命。因此,他们不应该是始终被囿于狭小专业圈子的手工艺人,而是有着独立人格、公共良知和社会担当的精英艺术家。在他们身上,既保存有“家国天下”的传统士人心态,又有着对西方文化比较完整、直接的认知,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十分令人欣慰,目前有大多数的“博士画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作为引领潮流的艺术家,他们期望通过对文化生产场域的积极参与而确立自身的学术权力与知识名望,他们渴望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去重新找到创造之源。我想,这或许是他们不遗余力地从事博士研究工作的最初动力。

画得好坏不能怪“博士”头衔

——束新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

百度定义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博士是西方教育模式下的学习程度的定位,尤其针对于专门的技术学习,也是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使得学科有越分越细的趋势下的必然,这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好相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的终极是趋于综合,而不是趋于局部。

中国美术教育有博士学位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先是有美术理论博士,近几年又有了美术实践博士。至于美术类的博士绘画水平如何就不是简而言之的事了。

流行的说法是画画的考上博士画画就会退步,抑或是说博士画家画得都不咋的,我想不能以偏概全,博士中画得好的大有人在,当然,画得不好的更多,其中原因很多,比如有人考上博士后迷上理论不爱画画了;比如有人从前是搞理论的考上博士后突然爱好起画画来,比如有人就没画画的天赋,但考上博士却没问题等等。当然,原因远不止以上三种,总之,讨论博士画得好坏的原因本身就没有太多意义。

我个人体会是:作为画家不一定要读博士,但是作为一个画家兼教育工作者,读一个博士就有相当的必要,画家只要能画好画就很好了,如齐白石等画家恐怕初中学历都没有的,照样名垂画史。而一个画家兼教育工作者只是画好画还不够,还必须弄明白画背后的一些道理,并告诉学生明白这些道理,才不至于变成作坊里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所以很多画得不错但理论水平不好的画家很少能培养出好的学生。这并不是说读了博士理论水平就高了,我看也不见得,但画家读个博士至少要多读几本书,还是有益的,至于博士画得好坏全然不能怪“博士”这个头衔了。

苏梅 爱莲 中国画

实践类博士的理想状态

——李戈晔(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师)

这几年读博蔚然成风,博士大军浩浩荡荡冲进艺术领域,艺术类博士的艺术创作与理论水平是否一致?画家是否需要读博?读博对艺术创作是否有用?读了博士对绘画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些问题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作为艺术实践类的博士最理想状态应既是艺术家又是学者,要做到这两方面兼备需要坚实的学养和学识作为依托。艺术实践类的博士在艺术创作上要有自己的风格追求与建树,这本身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审美水平和创作理念,因为艺术创作的个人风格不仅仅是建立在技术上的,更是建立在综合性的学术品格和审美能力上。博士阶段的学习是在专业创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美学理论,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学识、心性等全方位的能力。对于实践类博士来说,注重传统绘画的理论研究和对当代艺术观念的研究,对于创作实践是必要的,研究艺术的历史对于艺术的发展趋势会有更好的判断和认识,对于推动个人艺术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读博士的目标并不只是拿到学位,更重要的是在博士期间,在学术上和创作上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加强和提升学术与创作水平,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梳理。艺术实践类博士是以书画的创作实践为基础,书画理论研究为目标,努力实现实践与理论两高。

理论研究对于艺术创作的提升有实际的意义和影响,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难从美学上对绘画有深入的理解。艺术实践类博士在艺术理论知识架构上普遍存在不够全面的弱点,需要对文献进行梳理,阅读经典典籍,补充认识论上的不足。通过对理论体系的深入探索,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助于绘画创作水平的提升。历史上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思维能力,才能将艺术创作不断向前推进。宋徽宗要求画院画家在绘画之外研读经书,提高学养,以诗入画,强调画外之意境,成就了诸多大家,出现了许多的旷世名作,使得宋代艺术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创作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总结和观念的更新,对于个人来说更是如此。博士应该是专业领域的精英,博士阶段的研究领域应是更专业化、更区域化的。艺术类博士的设置本就是以学术为目标,深入地进行艺术专业领域的研究。作为有着博士学历的画家来说,具有丰富的专业学识是必要的素质,理论知识结构和创作能力都很重要,想要两者兼具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与辛苦。理论对实践的推动作用的效果有时候并不是显性的,也不是整体统一性的,存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做艺术与做学问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领悟。

相得益彰的伴侣

——苏梅(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

读书写文章是一个将信息碎片逐步整理成有逻辑的理论体系的过程,艺术创作看似发散性思维,天马行空,其实支撑起艺术品位和内涵的主要因素还是艺术家的学养和境界。在我看来读博士写文章与艺术创作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在我们上世纪90年代读大学的时候,搞艺术创作的常常看不上研究艺术理论的,认为艺术实践能力远比纸上谈兵更有底气。现在看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认识到艺术文化的底蕴是艺术创作深远的决定性因素,创作技艺仅仅是艺术创作通向成功的物化载体,底蕴是需要用一生去积累,而技艺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训练来达成。也许当你正沉浸在艺术理论研究当中的时候,缜密的思维会束缚发散思维的艺术创作,而这样的情况对于你一生的艺术道路,一定是阶段性的过客现象。

这不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蒯连会(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油画雕塑院专业画家)

早晨对着窗子观看流动的云和阳光,在听着喜马拉雅电台的同时看着一本未完但还剩几页的书的瞬间想起要回答的一个专题讨论:为什么有的人读博之后在创作上反而举步维艰,以及读了博士对绘画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老实说我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不觉得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太局限或太功能性并不适用于艺术范畴;其次画家或艺术家的创作本质上就是一个反复不断地突破瓶颈的状态,这也是艺术家最佳的和努力维护的状态。所以在一个画家或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表现出高峰期或低谷期是再正常不过,与是否读博之间并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得出某种关联的结论;第三,读博就像不同的人阅读同一本书、进行同一段旅程、经过同一阶段人生……如何思考和如何从点滴日常中抽象出认识自我和价值次序的真相显然因人而异……具体到对绘画有什么影响,还是要看这个阶段画家在对生活、艺术、自我等方面的价值判断上形成什么样的认知、观念和行事风格。而真正某阶段绘画成果的呈现显然还是要在历经时间以及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中,在看似某一瞬间的爆发中惊现新的面貌和活力。

“博士画家”的责任与担当

——丁薇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学位制引进于西方,博士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既为学术研究,治学精神必论事有据,有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具有批判精神和理论分析水平,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然而,学术研究与绘画创作是有区别的。研究型学位培养的是学者,注重研究能力、理论分析和学术水平;画家注重的是绘画技能的表现和艺术创造力,这是两者的本质性区别。在时代风气影响下,一般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也纷纷读博士。由于绘画实践的心得,对研究艺术史论、进行艺术批评来说,更具真切的感受,这是优势。与此同时,画家取得博士学位,要沉静下来系统地读书,被训练从事人文科学、艺术理论研究,经历从诉诸视觉元素的艺术思维方式到科学思维为主的转变。因而,在两者间自如地平衡与转换又好比戴着镣铐跳舞,往往会造成尴尬的境地。

除了学术研究型博士,以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并重的博士不断涌现,“博士画家”大批出现,代表了美术界发展的态势。所谓“博士画家”,其身份有最初从事绘画实践者不断求索精进,而从事博士研究工作,另外,获得艺术史、艺术理论博士学位后转移到绘画创作为重心者不乏其人。这些青年才俊,代表着学院力量,也是画坛上涌现的新生力量。这个知识群体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素养、学术研究的热忱,将理论与实践合于一身,具有宽阔而创新的视野。“博士画家”既能画,又能做研究,要突破学力和学识的局限,潜下心来充实自我,或根植于传统,或能够在中西艺术之间进行借鉴与融合,通过学问的涵养,绘画技艺的精研,提高作品境界。应以无可挑剔的实力,在学养与艺术作品本身上吸引世人,受到青睐。

“博士画家”作为一种文化身份,在自我发展上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名利沉浮的艺术界,“博士画家”不应是社会地位的标签,要具有独立人格和价值判断,砥砺与坚守,并非以这个学术“头衔”而贪求功名。尽管对于艺术人生而言,“博士画家”还是一个偏年轻的群体,在实践上尚有不完善之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必将成为画坛的中坚力量。我认为,“博士画家”群体在审美趣味的引领上,应具有高格调、思想高度和文化责任与担当,经受得起学术水准和艺术水准的综合考量,以无愧于这个称誉。

画家读博取决于个人选择

——余颖(北京 画家)

我是2005年读的博士,那时正是全国艺术博士招生热期间,几大美院先后开办了博士点,考生多,竞争也大,从报名到面试要经历五六轮考验,起初也只是想试试看,谁知道最后稀里糊涂地被录取了,不能不说是幸运的。

回想几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生涯,还是颇有收获的。中央美院对绘画类博士的培养极为重视,每人都有两位导师,一位指导绘画专业,另一位指导论文写作。很感激那几年的学习,让我能够更理性、更正确、更深刻地思考问题。例如,虽然本科和硕士都写了毕业论文,也参加了答辩,但实际上对于怎么写论文还是很茫然的,只有博士学习之后才真正会写研究性的论文了,这是很大的进步,要知道,有多少人即便做了教授也不会写文章。

所以,我想人生的路是没有白走的,读了博士,在理论学习上有了更高的认识,综合修养得到了提升,这其实非常有益于今后的学习和创作。当然,如果寄希望于读完博士后,作品立刻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不现实的,绘画创作毕竟还是要依赖于很多其他的因素。

或许正是如此,这些年社会上对绘画博士有一定的争议,比如说,有人会认为,一些画家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创作上反而举步维艰了,也有人认为,很多博士画得还没有本科生好。

这些说法实在有些不够明智,首先,什么是画得好?原本就没有一定的标准,绘画不是数学,1+1=2,它是一种见仁见智的艺术。如果单以作品能够震撼人的心灵来讲,历史上的确有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不是博士,甚至没有学历,但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终其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作画,这样的人即使机缘巧合读了博士也一定能画得很好。而那些并不热爱仅以绘画为谋生工具的人,不读博士也画不出伟大的作品。所以,画得如何,其实与博士学位并无多大关系。

再说,目前高校设立的绘画博士专业,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画家,更是想要培养以绘画艺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学术性工作的学者。所以凡是认为博士画家画得如何如何的,其实都是对绘画博士的学位概念出现了错误的理解。

这和作家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有些作家连大学中文系都没读过,写得却很好,有些作家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照样也写得很好。但不能说,北大毕业的一定都比非北大毕业的写得好或者不好。因为原本就无法比较。

总而言之,关于博士和绘画的关系,我以为两者之间并没有一个必然的联系,如果只是单纯地想做个画画的人,对理论研究也没有丝毫兴趣,那根本不需要读博士。但如果想综合性地提高自己的整体学术品格,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研究绘画艺术,读个博士则是有好处的。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文与画同

——林印吉(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画家一旦完成了博士论文,就会变得对画画这件事更宽容。诗文不易作,而在很大程度上,文与画同。谁不羡慕轻轻松松就画出好画的人,因为谁都喜欢看结果,博士容易跑偏,有时特别想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只属于绘画的机巧。

也许我们可以来随便列举些绘画的难:

1.艺术家常常需要超越材料或方法本身的差异性,才能从作品呈现上的叙述困境展开推动,重新发现、认识链接中的松动环节,有意识地展开论述。于是这个过程,就可以延伸为一种修复、衔接、疏通的艺术家自治工作。

2.也许用否定的方式,也可以还原一种交流障碍的感受。否定可以引出很多语法,比如模仿、引用、截取、重构、以及制造错位的对话语境,不相合的局面……“图像”、“凝视”、“否定”、“偶然性”这些问题,一直在指向艺术创作的内在性,其实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回到艺术本身”,这句话其实具有一定批判性。而对于语言转换,最好选择不要将语言简单化、痕迹化。

3.多层次、重重叠叠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书写累积方式,增添了很多叙述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发现这样的工作并不难,因为这种叠加式的、多点呈现在很大程度上也让创作变得很安全。那么又很容易感到无趣……

这个时候,艺术家受到什么东西的吸引就变得更加重要。如果倾向于让自己还愿意去经验更多的来自纯粹的试炼——并且的确能从中获得踏实的愉快,那么画得不好的可以再重新画过;没做博士的也不必非做博士,自己读书写作思考也好……都没必要介怀,毕竟绘画的价值也不完全取决于评价它们的标准和人群。我还是那句话:绘画中有太多的智慧的窄门,其中的艰难只有少数人愿意面对。想要轻快地完成一件作品还是有一些捷径的。当你开始接受不如人意的自己时,也就可以接受自己的作品留下的真相。做好论文、画手好画,本来就是一些有趣的、值得一试的事情罢了。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