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还是路!这千百年来,我们独龙族,就栽在没有路上!”
“什么时候,才能够独龙江上架彩虹,高黎贡山跑铁马?”
在大型原创话剧《独龙天路》的舞台上,面对人马驿道塌方、独龙族重病小孩无法到县城就医而死在高黎贡山山路上的情景,“高德荣和独龙族乡亲们”悲愤的呐喊声在剧场中回荡,在观众们心里震颤。
3月下旬,云南省话剧院精心打造的新版《独龙天路》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等高校连续演出,受到昆明各界人士和高校师生的欢迎。《独龙天路》是以云南怒江州独龙族头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高德荣为原型原创的大型主旋律话剧。
“独龙人要修路,独龙人得有路!”
面对巍峨险峻的高黎贡山,面对封山半年的茫茫大雪,“高德荣和独龙族乡亲们”在舞台上立下铮铮誓言。《独龙天路》以高德荣带领独龙族乡亲们修路为线索贯穿全剧始终,反映了独龙族不屈不挠走出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建设幸福家园的追梦之路。
千百年来,生活在怒江大峡谷西北部独龙江两岸的独龙族一直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被怒江西岸的高黎贡山阻隔,几乎与世隔绝,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社会,在驻守中缅边境的解放军的帮助下,独龙江才有了一条狭窄的人马驿道与外界相连。1999年,独龙江乡有了第一条通往山外的简易公路,成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为了“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2010年以来,云南省实施了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程,并改造升级独龙江公路,结束了不通程控电话、不通宽带网络、不通移动4G网络的历史。随着2014年年底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正式通车,独龙江畔的4000多名独龙族乡亲告别了每年大雪封山与外界隔绝半年的艰苦岁月。话剧《独龙天路》揭示:独龙江的巨变,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也离不开独龙族头人、原贡山县县长和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德荣带领的独龙族群众自强不息建设家园的努力。
“这是一个独特的题材,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不仅仅是讲高德荣的故事,还是在讲一个只有4000多人的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民族文化的传承,讲独龙族如何与其他民族一起肩并肩走在时代大潮中。”《独龙天路》的特邀导演和编辑、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杨昕巍对记者说。从2016年首演,杨昕巍和云南省话剧院就开研讨会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对这部话剧提意见。经过一年的修改复排,于今年3月25日晚演出第二版《独龙天路》,第二天一大早又专门请来自北京的戏剧专家给《独龙天路》“挑刺”。
“要从中华文明观的高度来看待这部戏,独龙族的跨越发展,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包容,值得在中华民族艺术史上大书一笔,因此这部戏还有深化的空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评价说。
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法曾去年就看过《独龙天路》的第一版,可当他看完第二版后,仍然感动得落泪。他说:“去年我看到这个剧本时就觉得是个非常好的题材,希望今后把这部戏改得更好,更加突出独龙族的民族特色。”
让观众们想不到的是,舞台上五六十岁的高德荣的扮演者郑新竟然只有28岁,但他惟妙惟肖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专家们的肯定。他告诉记者,这个角色与其他角色最大的不同是有原型,这给他很大压力,但他会尽最大努力去表现,还原一个真实的高德荣。
“高德荣是一个英雄模范,我们院团有责任去宣传他;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吸收并修改《独龙天路》,争取今年上半年到北京演出,让《独龙天路》成为一台优秀剧目。”云南省话剧院院长马捷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