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兮甲盘铭文书法
兮甲盘图片
杭州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西周宣王五年青铜兮甲盘”以2.1275亿元人民币成交,有人戏称其为“史上最贵‘平底锅’”。兮甲盘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周宣王五年三月(公元前823年)兮甲(即尹吉甫)随从周宣王征伐猃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尹吉甫受到周王褒奖赏赐而作此器纪念。兮甲盘能拍出如此高价,除了其自身的价值以外,其铭文的书法艺术,亦令人叹为观止。在笔者看,其书法有三个特征:
其一,用笔圆润含蓄,收放有度。任性奇肆是自然的本色,圆曲内敛是人为的结果。兮甲盘铭文书法审美和艺术便在二者之间寻找着适合自己内心的表达,即圆润含蓄。这与主人翁尹吉甫的审美志趣有关。尹吉甫作为周宣王时重要辅臣,是湖北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诗人,也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诗经·小雅·六月》中“文武吉甫”,亦称“尹吉甫”。我们通过《诗经·小雅·六月》与兮甲盘铭文,不难看出尹吉甫内敛的性格特征和圆熟的处心修为。《诗经·小雅·六月》生动记述尹吉甫挂帅出兵抗击猃狁的史实。诗曰:“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猃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尹吉甫可谓文武兼备,左右逢源。我们再拿同为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书法做一下比较,兮甲盘铭文书法,既不像其前的“毛公鼎”那样婉通纵横,也不像其后的“虢季子白盘”那样棱角外露。正如西汉文学家扬雄所言:“书、心画也。”兮甲盘铭文书法以其线条语言来表达和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如“既”、“甲”、“積”、“车”、“百”、“宝”等字,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用笔不急不厉,藏头护尾,书风醇古。而这种圆润含蓄的用笔方法无疑与周人的人文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据《帝王世纪》载:“(纣)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文王胸怀远大,忍辱负重,成就了周人的伟业。尹吉甫可谓周人深沉与圆曲的典型代表。故此,兮甲盘铭文书法也呈现出圆曲、内敛、深沉和含蓄的艺术风格。
其二,线条遒劲生涩,凝重浑厚。此盘铭文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遒劲、生涩、凝重与浑厚,也许这与尹吉甫的人生历练修养以及那场征战的洗礼有关。观兮甲盘青铜纹饰及铭文,共同构成了那场征战宏大的“优美与壮美”的艺术风景。事实上铜器审美价值和意义,更多地凝结在铭文上,因为它是活生生的历史再现。我们不妨回到远古北伐路上,先听听尹吉甫率领的士兵出征时唱的歌《诗经·鹿鸣之什》:“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由于猃狁的侵扰,士兵们北伐的斗志格外旺盛。故征战中将士勇猛,一往无前,大获全胜。兮甲盘铭文开篇道出了那场血腥的战争场景。周宣王五年三月二十四,晚上看不见月亮,宣王带兵攻打玁狁。兮甲(尹吉甫)随王伴驾,杀死很多敌人,生擒很多俘虏……
战争的阴影或曰战争的凝重影响着书写者的笔墨心情,故铭文字法、笔法、章法凝重深沉。纵观兮甲盘铭文书法,用笔老成,深厚沉稳,没有火气;线条遒劲生涩,浑厚静穆;起收笔藏锋,略呈钝尖状,然极为自然。细察兮甲盘的笔画形态,作者老谋深算,变化多端。有丰中锐末的,如“四”“王”“毋”等字;有侧锋入笔的,如“三”“方”“不”等字;有收笔出锋的,如“令”“用”“井(刑)”等字。但是,无论哪种笔画,均是一种自然生成的老境,称得上人书俱老,凝重浑厚,生涩慢行,瞻前顾后,体现出书写时的不急不厉与金属铸造的浑然天成,亦表现出制作者深沉含蓄的心机与智慧,不事张扬,即大美不言。从兮甲盘看,书写笔画已经形成了线条化、平直化,用笔已完全没有西周早期像“大盂鼎”等铭文书法的团块与胎记,这实际上是有进步意义的变革,既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又反映了周人崇文尚实的文化审美观。
其三,结字紧密内敛,错落有致。兮甲盘铭文书法结字严谨,无论横、竖、曲、直的线条围绕中宫均收的比较紧密,可谓是有意识的收敛,或曰以守防攻。像“霸”“进”“寿”“敢”等字,笔画较多,极容易造成散漫的感觉。然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每个字就像一个个全副武装、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士兵,武器装备在他们身上捆扎的紧紧凑凑,给人一种随时投入战斗状态的严谨感。从整体章法的排列组合上看,制造者就像组织征战返途的队形:纵成列,横成行,像一个方队阵营。细现之,整肃中不呆板,可谓外紧内松,外柔内刚。横行见自然起伏,纵列见左右错综,字中有错落,大小有参差,犹“大珠小珠落玉盘”,给人一种自然放松的感觉。在整篇珠玑璀璨的大效果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每一文字独立美的凸现:有的左高右低,有的右高左低,有的矮小歪扭,有的头重脚轻。这种参差略显零乱的变化,又俨然是尹吉甫带领的那支迎着纷纷的雨雪,告别战死疆场的同族,却步返程的远征军队。如“畮”“政”“司”“淮”“蛮”等字,东倒西歪,犹如队伍中的伤病员。尤其是“畮”字,“每”字左下角的“田”字像一士卒身上的装备由于患疾体弱将随时坠落。然而在我看来它成为整篇铭文中的“字眼”:生动、跳跃,仿佛一个不服管理,生性调皮的士卒。我的思绪又回到二千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是的,只有像尹吉甫这些立功的将士能得到天子的赏赐嘉奖,大多数士卒,则要继续回到他们的主人那里,供人役使。以史为鉴,我们在欣赏兮甲盘铭文书法的同时,应该从铭文书法记载的那场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因为,追求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作者:李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