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编 张维麟 画
背景
长期以来,龙陵县以“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为目标进行生态治理,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今年5月,龙陵县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县技术评估,全县共10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话题
从工业的绿色转型到农业的生态布局,从城乡人居环境的提升到生态文明意识的进步,龙陵县如何坚守生态底色,结合优势大胆创新,让绿色发展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碧水蓝天、山清水秀的华丽转身。
传统工业转向绿色发展
8月6日,位于龙陵的保山龙泽生物科技公司生态乌骨鸡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把一箱箱龙泽“草把土鸡蛋”装上车,运往昆明。公司市场部主任杨新舜介绍,龙泽“草把土鸡蛋”和生态乌骨鸡通过电商平台已经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产品供不应求。
龙泽公司由云南永昌铅锌公司跨界转型发展而成立。2016年5月,永昌铅锌公司按照建设生态绿色矿山的理念,盘活已开采区存量土地,成立了龙泽公司发展种植、养殖业。龙泽公司现已拥有干水果园400余亩,种植红木3000余亩;建成11个林间养殖小区和孵化、脱温车间,成鸡存笼2万余只,每天产蛋2000多个,每年出壳鸡达45.5万只。今年1至7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3万元。
龙陵县委主要负责人说,工业是龙陵的立县之本,工业强则经济稳,但当前和未来的工业发展必须转向“绿色”。为此,龙陵坚持把绿色GDP作为核心取向,在发展经济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龙陵主动关停了数家“三高两低”企业,否决了一些污染性工业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鼓励企业依靠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实现工业的绿色发展和快速增长;同时,积极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严把环保关,重点瞄准现代绿色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新引进的企业必须符合生态环保要求。
产业与生态互利共赢
依托绿色生态资源禀赋,龙陵大力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培育具有龙陵特色的绿色生态产业。该县制定出台了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微企业等开展合作、建立基地、打造品牌。
在招商引资上,龙陵始终保持对生态的坚守,让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共吸引生态型经济项目投资30多亿元,引进10多户知名企业,种植石斛660万平方米、褚橙8100亩、车厘子3000亩、优质茶3万余亩,黄山羊存栏15.7万只。打造出龙陵紫皮石斛系列产品、“香归银毫”、龙陵黄山羊等100多张精品农业名片。毗邻县城的黄龙玉产业园区和生物资源产业园区是全县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但在这里听不到机器的轰鸣,而是一幅“厂在林中,林在厂中”的画面。目前,落地园区的企业和大户已达100多家,到位资金30多亿元,年产石斛枫斗及制品580吨、精制茶5500吨、黄龙玉珠宝玉石110万件,工业总产值达50多亿元。
龙陵还以绿色化为导向,刷新产业结构版图和增长方式,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绿色制造业和生态观光农业。该县紧紧抓住国家战略机遇,以保山硅基产业园·龙陵园中园和龙陵一园四片区为核心,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电动客车、单晶硅棒等产业群,培育硅基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基地。8月1日,年产5GW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30亿元、日产300万安时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和总投资15亿元年产2万辆电动客车项目也相继开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总投资27亿元的5个项目,目前已落户龙陵“园中园”并展开了前期工作。
在勐糯镇“范大叔生态农业庄园”里,记者看到前来观光休闲、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卖的是村里的生态、风景,还有文化。”范大叔告诉记者,尽管价格比城里贵,但高峰期一天能卖出3000多市斤。“三产融合带动了乡村旅游,也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让不少村民走上了生态致富路。”勐糯镇镇长匡兴波说,三产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互相渗透、互利多赢。
文明与生态共融进步
退休干部李瑞章和几位老伙伴有个多年的习惯:每天早上都要从小区出发,沿着东河散散步,发现有河道护栏和花木受损或者有漂浮物,他们便动手清理,干不了的,就给环保部门打电话。在龙陵,为数不少的志愿者和市民用行动呵护着这片碧水蓝天。
“龙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打造生态屏障,做好蓝天青山碧水文章。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的整体规划,财政投入每年以两位数增加。”龙陵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说。现在,总投资3.66亿元、占地面积583.4亩的龙山湖水景公园和总投资7500万元、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东坡森林公园,已经成为龙陵人享受自然的绝佳去处。
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和水生态系统,打造“海绵城市”,是龙陵扩大城市“肾”功能、促进城市与自然共生的两大抓手。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龙陵全力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提升道路、公园、街巷、河岸等绿化景观,实施以城市为中心的林业生态圈建设工程,推进街道植树绿化、人工造林及封山绿化、公园和公共绿地造林绿化等建设项目。目前,县城绿化覆盖率已达35.78%,新建小区绿化覆盖率达10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2.84平方米,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优良,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7.06%。
近年来,龙陵还实施了以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通过创新载体、优化机制,从最关键的环节入手,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农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末,全县已有90%的村寨、5万余农户建成了照明、烧饭用沼气,宅旁植树,院里种花,人均2亩经济林的生态庭院;全县10个乡镇成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4个社区成为省级绿色社区,119个村成为市级生态村。
该县还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融合发展。先后整合资金1.1亿元投入到县、乡、村、自然村寨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上,全县121个村、社区建起了综合文化室和文体活动场所,80%的村寨有了文体活动场所,建成36个村情展室,有农民业余文体活动队300多个,构建起“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寨一场”的农村公共文化网络。
通讯员 雷华
记者 余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