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云南西畴三光片区打造生态游

“我和媳妇都在农业开发公司打工,每人一个月都有2000多元工资,合起来4000多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11月28日,43岁的西畴龙树村民李有敏说,家里的土地流转了3.2亩给农业公司种猕猴桃,每亩地一年还有600元收入。现下只等大儿子读出书来后,就打算建盖新房。

三光片区的旅游观光栈道

“我和媳妇都在农业开发公司打工,每人一个月都有2000多元工资,合起来4000多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11月28日,43岁的西畴龙树村民李有敏说,家里的土地流转了3.2亩给农业公司种猕猴桃,每亩地一年还有600元收入。现下只等大儿子读出书来后,就打算建盖新房。

记者获悉,龙树村隶属云南文山西畴三光片区,昔日的三光,乱石林立,林草覆盖率低,土地耕作层浅,群众饮水困难。片区生态环境呈现石漠化态势,世代居住在三光的各族群众,异常艰难地在贫困线下苦苦挣扎。

在实施大规模的石漠化改造治理后,2016年2月,当地引进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深度产业开发,建设1万亩水果基地。该公司以投入基地形成的资产为纽带,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调动农户参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目前,公司已投入资金1470万元,以每亩每年600元——800元的价格流转三光片区2个村的土地2000多亩,种植优质猕猴桃14万株,早熟蜜桃、沙梨、李子3万多株,完成主题花海打造550亩。

同时,加快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省水利厅的牵头下,修建了水坝、水池及引水管道,兴建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展览馆,对90户民居进行改造,修通了4.3公里的观光柏油道路,对13公里的主干道进行了绿化,完成了2个观景平台的打造。

当天,采访团成员体验了一把观景平台看“风光大片”的感觉,顺着栈道蜿蜒而上,在栈道的最高点,2000多亩的石漠化土地尽收眼底,远处青山如画,昔日的乱石在治理后井然有序,成了点缀村庄和大地的风景线。

记者了解到,在三光片区,西畴县还实施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民族、生态等旅游文化品牌,发展以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水利设施、农田整治、道路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机制建设”8大工程,把三光片区打造成省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国家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点。

项目估算总投资4.7亿元,规划实施土地整理4543亩、山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3000亩、退耕还林3000亩、美丽乡村9个、机耕道路36条、种植以猕猴桃为主的高效经济林果园5000亩。

如今,当地群众在公司打工的收入达400多万元。多依坪村民梁入福说:“我把自家的10多亩地流转给了开发公司种植水果,又就近就地在公司里面打工,每天工钱80元,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工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三光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光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级示范点建成后,将新增耕地面积1537亩,增加粮食产量129万斤;新增森林面积3000亩,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55%以上;可实现观光旅游收入2500万元,群众人均增收262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以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一举摘掉贫困的帽子。”

记者 赵岗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