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村民心中的“自家人”

蒋德荣是云南德宏边防支队户拉边防派出所下士、芒市遮放镇拱岭村社区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警,工作3年,他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一个角落。他乐于助人、为人诚恳、任劳任怨的性格让他收获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和信任。

核心速读

蒋德荣是云南德宏边防支队户拉边防派出所下士、芒市遮放镇拱岭村社区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警,工作3年,他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一个角落。他乐于助人、为人诚恳、任劳任怨的性格让他收获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和信任。

老百姓都说他是自家人

“自从小蒋来到我们村以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见证了拱岭村一步步成为模范村的全过程。”拱岭村村委会主任郭勒腊说。

提起蒋德荣,拱岭村无人不夸、无人不赞,都说他是调处纠纷的行家能手。2015年9月,蒋德荣作为德宏边防支队第一批士官村官被分配到村里,在担任村官的前2年,他把拱岭村的里里外外“翻”了个遍。

拱岭村属于山区,居民多以景颇族、徳昂族为主,语言沟通成了摆在蒋德荣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为尽快适应群众工作,蒋德荣决心要讲出让群众听得懂的方言,为此,他听录音、注读音、背日常用语,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群众用词、用语,认真学习景颇语、徳昂语。在与群众的交谈中,蒋德荣也时不时说两句方言,时间长了,他也有了本地人的口音,能用景颇语、徳昂语与当地群众进行简单交流。有了共同的语言,他和当地群众走得更近了。

为提高工作效率,蒋德荣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和村干部联系,提前了解走访对象的家庭情况、收入水平及存在的困难,确保在走访中更有针对性,能了解到更多实质性的问题。

刚来村里时,他用一个月时间走遍了辖区5个自然村,群众熟知率达100%,并总结出“以案访人、以事访人、以人访户”的走访方法。

在拱岭村,无论谁家的大事小事蒋德荣都一清二楚,只要有时间,他就会“钻”到村子里,看望老人、逗逗小孩。今年3月,他领着刚上任的镇驻村干部到辖区了解情况,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妇女远远地与他打招呼:“蒋支书,怎么又来了?”驻村干部好奇地迎上前去问:“你们不欢迎蒋支书?”“不是不欢迎,我们全村人都很喜欢他,他一个小伙子,经常问家长里短、跑来跑去,太辛苦了。”中年妇女乐呵呵地说。

村民有事第一个想到他

蒋德荣常说:“群众有困难,理所当然要帮忙,群众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

2015年12月,村民祁勒干由于贷款种植甘蔗失败,家庭陷入危机,家中卧病在床的母亲需要医疗费,为偿还贷款、筹集医疗费,祁勒干准备变卖田地。蒋德荣得知情况后,积极向所领导汇报,帮助祁勒干协调推迟还款期限,并联系辖区企业帮他找工作。在蒋德荣的努力下,祁勒干很快在当地水泥厂当上了保安,妻子也到水泥厂上班,生活有了保障。如今,一家人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6月23日,村民李勒旺因喝酒后胃出血,生命垂危,蒋德荣第一时间将其送往镇卫生院抢救。在急救室外,蒋德荣焦急地守了一个晚上,待李勒旺转危为安后才松了口气。临走时,蒋德荣还帮他垫付了1000元医药费。

“没有蒋支书的帮忙,就没有现在的我。”李勒旺病愈后逢人便夸。

为帮助李勒旺脱贫致富,蒋德荣主动请来农技人员,帮助联系启动资金,指导其在房前的空地上种植火龙果,在屋后的空地养小耳朵猪。如今,李勒旺已成为村里的种植养殖能手,火龙果已连续丰收了两季,小耳朵猪也被预订一空。

为村民做好事,蒋德荣总是乐此不疲,进村3年间,他先后帮助联系解决22户困难家庭的低保问题;通过网络宣传,3年资助辖区22名困难学生共计1.6万元,为学校捐款捐物2万余元;由他牵头筹建的拱岭村护村巡防队日夜巡逻,连续3年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

戒毒人员说他是救命恩人

38岁的雷某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13年,因其染上毒品后将家财挥霍殆尽,被强制收戒。雷某戒了吸、吸了戒,忍无可忍的妻子无奈地丢下年事已高的婆婆和两个儿子远走他乡。

2015年,当雷某再次强制戒毒归来时,蒋德荣决心挽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蒋德荣有时间就去雷某家串门,与他谈心,帮他订下生产生活计划,在蒋德荣的帮扶下,雷某像换了个人,他重新拿起锄头,把荒芜的田地全部种上庄稼。两个儿子看到父亲的转变也喜在心头,主动打工补贴家用,一家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蒋德荣还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同下组建了护村队,村内的治安好了,吸毒人员也逐渐减少。

去年9月,蒋德荣主动与村干部商量,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建立禁毒培训班,将辖区吸毒人员集中管理,实行统一吃住、统一劳动,利用群众效应来帮他们戒除毒瘾。

截至目前,禁毒培训班共帮助24名吸毒人员戒除毒瘾,也改变了村民对吸毒人员的偏见。

“拱岭村变得和谐美丽,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让毒品永远消失!”蒋德荣带领拱岭村村民一路奋斗着。

Tags: 自家人 村民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