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三江并流的舞台生命力——民族现代舞剧《云·芸》诞生记

为繁荣昆明文学艺术事业,调动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4年10月,《昆明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办法》正式出台,针对推出文艺精品力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扶持奖励,单个项目的支持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

  《云·芸》剧组正在排练。 供图

 

编者按

时间回到3年前。

为繁荣昆明文学艺术事业,调动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4年10月,《昆明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办法》正式出台,针对推出文艺精品力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扶持奖励,单个项目的支持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

3年来,除了舞蹈、音乐、文学、美术、戏剧、影视剧、民间文艺等形式的原创作品,对宣传昆明有较大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且市场潜力较好的演艺节目、文艺活动、文艺出版项目,以及列入国家、省、市级重点文艺创作规划的代表性项目,都获得了资助。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我市共有113个项目受到资助,金额达3000多万元。今年以来,共有28个项目获批受助,金额达800多万元。

即日起,本报推出“先锋”专栏,重点关注《昆明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办法》在实行和推进过程中,涌现出的展示现代新昆明和弘扬时代主弦律的优秀典型案例。

舞台上,寓意着云南著名自然奇观“三江并流”的澜沧、金沙、怒女,与象征着“神山”的梅里,经过命运的流转,为天下黎民追求福祉,他们成长牺牲,直至奔流入海,化作山峰,成就了天地大爱。

日前,由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倾情打造的民族现代舞剧《云·芸》正在紧张地排练,在即将于10月份举行的第十四届云南省新剧目展演上,《云·芸》将首次亮相。

精品文艺创作,需以一持万;涉及历史题材,需以古持今。《云·芸》从初期构想到最终落地,一共打磨了三年。该剧以云南浓郁民族文化以及泛南亚东南亚民族风情为创作理念,用精良的创作团队全力打造,让“一带一路”精神大放异彩。

“一带一路”背景下解读大美云南

著名舞蹈编导家、《云·芸》总导演张守和介绍,澜沧江—湄公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是一条串联着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的东方大河,哺育着生活在周边的各国人民。《云·芸》的剧情也包括“三江并流”在历经艰难险阻之后,最终与周边国家水乳交融,紧密相连,守护众生的过程。

作为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云南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南亚、东南亚的省份,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开放机会,使云南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突出地缘优势的省份之一。“这个剧目想通过故事寻找普世价值,在绚烂又共通的异域文化中找到‘根’性文化,描述一段引发共鸣的欣赏感受,同时运用现代、当代等艺术创作手段挖掘各国异彩纷呈的民族属性,找到打动人心的元素。”张守和认为,剧中歌颂表达的坚定信念、顽强毅力、高尚品德,与“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

在这之前,很多人对梅里雪山和“三江并流”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旅游景点和自然奇观上。在民族现代舞剧《云·芸》中,如何在选材上歌颂大美云南,张守和给出这样一个答案:让梅里雪山和“三江并流”都“活”起来,山代表男人,坚毅、勇敢;水代表女人,温柔、委婉。全剧以一种拟人化的方式,把这些云南文化符号串联起来,升华为对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的大爱。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本剧最大的难点,就是让自然奇观落地生根,与现实生活产生关联,转化成云南多民族和谐共融的理念。”张守和介绍,与单纯的舞蹈和音乐作品不同,舞剧综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一定要有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这就需要把现代的理念、思想、方法,融入到舞剧的创作中,同时,音乐、舞美、服装等方面都要用到云南元素,让这部作品站上更广阔的平台,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理解。”

赋予民族元素更广博的生命思考

在张守和看来,近几年来,纵观云南的文艺作品创作,大多以原生态文化、民族文化为标签,《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诺玛阿美》《孔雀》等作品已经把云南的民族歌舞文化挖掘到极致,加之杨丽萍的国际影响力,再打“云南民族文化”牌变得比以往更艰难。“《云·芸》取材于流经亚洲六国的大河,各国文化多姿多彩,加之以舞剧形式呈现,在视觉上是有亮点可寻的。”张守和说。

在音乐、舞美、灯光等方面,创作团队绞尽脑汁想让云南民族文化元素得以保留的同时,打造具有高级感的现代舞剧氛围。“从第一幕开始,观众会有一种‘水从天上来’的即视感,‘三江’在前行的过程中,遇到来自‘地魔’的阻碍。到了第三章,‘三江’化身为并流的姿态,通过戏剧冲突,表现了云南依山而建、依水而居的水文化,人们歌颂云南的山和水,歌颂云南这片土地,最终又回到歌颂人类本身。”张守和说。

如何保持高大上的舞台呈现,又讲透云南本土文化的根源,张守和首先从服装找到切入点,他拒绝“拿来主义”,“如果把每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性服饰直接搬到舞台上,就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而且有的民族喜欢穿裤子,有的民族喜欢穿裙子,这样大杂烩式出现在舞台上,也没有美感。”张守和介绍,此次《云·芸》展现的少数民族包括傈僳族、藏族、纳西族等,但是演员们都统一身穿象征河流的蓝色衣服,而少数民族的小细节,则会通过胸前的刺绣图案等方式低调地显现出来,“这样既保留了舞剧的统一性,也能彰显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云·芸》这部剧中,我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民族舞剧,对各民族元素的使用原则绝不是杂糅和串联,而是一种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多元文化的统一整合。思想主题的确立不是简单图解,它将有更广博的生命思考,更深邃的人生况味,更能引起各民族、各国观众的情感共鸣。”张守和解释,如果云南人看后觉得“好看!新鲜!是我们本土的东西!”这部剧就成功了。

记者王姗报道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