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和凛毅:白沙细乐与现代音乐的碰撞传承人

日前,记者走进白沙细乐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凛毅家里,看见一家三口正在演奏白沙细乐。一曲演奏完后,和凛毅便手把手地对家人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指导。

原标题:白沙细乐与现代音乐的碰撞

日前,记者走进白沙细乐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凛毅家里,看见一家三口正在演奏白沙细乐。一曲演奏完后,和凛毅便手把手地对家人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指导。

和凛毅出生于白沙细乐世家,自幼就开始学习白沙细乐的演奏,18岁那年,便能顺畅地演奏白沙细乐的序曲《笃》。“学习白沙细乐,必须要听3年,练3年。”和凛毅说道,序曲《笃》是白沙细乐之母,包含了所有白沙细乐的指法,学起来比较费劲,不过学会《笃》后,其他8个篇章的白沙细乐几乎一通百通。

在和凛毅能单独演奏白沙细乐《笃》的那年,他同时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军营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吉他,就被吉他深深吸引。在学习吉他演奏的同时,让他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在他看来,白沙细乐和吉他两种音乐是相通的,并没有什么古典与现代之分,他甚至想把两者融合在一起。

和凛毅退伍回家后,就一边跟随父亲在白沙细乐抢救队中与村里会演奏洞经音乐的老人一起研究学习白沙细乐的演奏,一边自学研究吉他的弹奏,在这期间他深刻领悟了两种音乐的演奏技巧,同时深谙白沙细乐演奏的诸多真谛。

和凛毅回忆那段学习研究的日子时,仍然十分感慨:他每天起早贪黑,见缝插针地去学,尽管艰苦,但那段充实而密集的学习过程却给了他无比扎实的基础,技艺进步显著。也正是他把两种音乐演奏融合在一起来学习领悟,才使得他将白沙细乐与现代音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006年,父亲去世了,和凛毅觉得要让白沙细乐传承下去,不仅要有传承,还要有传播、推广、创新,于是他带着白沙细乐民间艺术团到古城玉河广场进行公益演出,接待了近20多万人次游客,使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白沙细乐为广大中外游客深知并喜爱。

此间白沙细乐缠绵悱恻、哀声动人的韵律也被他演绎得炉火纯青。收获便接踵而来:2002年,和凛毅接到匈牙利第23届电影艺术节的邀请,参加了闭幕式演出专场演出;2013年走进云南民族大学“非遗进课堂”,对148个大学生进行了白沙细乐演奏的培训;2014年参加欧洲世界民族风音乐节和到国家大剧院参加首届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周……

由于经常参加国内外的音乐盛典,常常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和凛毅将白沙细乐的演奏发挥出了超越以往的表现力。“艺术的融合创新是将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创新要素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从而使创新后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标准产生新的内容。”和凛毅说,这种新技法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规范,或是一味将外来的艺术形式生搬硬套、盲目抄袭,而是将两者有机地融合。

对于白沙细乐的发展前景,和凛毅认为是挑战和困难并存的,但他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非常珍贵的,今后他要一如既往地将远古的白沙细乐和现代音乐碰撞后的“新”白沙细乐,继续推广、传播下去。(云南日报)

Tags: 白沙 碰撞 音乐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