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昆明筑牢“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依托中小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亲子活动,广泛邀请家长听课评课;多部门联动,建设完善校外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开展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昆明市牢牢抓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筑牢“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南站小学校园活动多姿多彩。记者吕文康摄

依托中小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亲子活动,广泛邀请家长听课评课;多部门联动,建设完善校外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开展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昆明市牢牢抓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筑牢“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平台作用,形成家庭教育协调机制,切实做到在工作安排上相互衔接、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渠道上相互补充,这就是昆明“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的基本构架。

课程育人活动育人

全面创建文明校园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从创新管理、创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借助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学内容,实现课程育人。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等,实现活动育人。

昆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对汽修专业、航空专业进行军事化、企业化、家庭化和精细化的“四化”管理,借鉴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对接企业有效的管理文化,营造家庭的温馨氛围,加强管理的精细和规范,坚持以德立校、从严管理、重细化促养成,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同时,各学校以文明知识教育、文明环境拓展、文明活动开展、文明素养提升“四大工程”为载体,以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六好”标准为主线,扩面提质,全力创建秩序良好、整洁美观、和谐人文、富有特色的“文明校园”。市级层面推荐云大附中、昆一中、盘龙区桃源小学、官渡区南站小学参加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

全市各中小学设置了简洁、明快、温馨的文明校园创建宣传专栏,精心打造校园媒体文明宣传阵地,增强广大师生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理解度和认同感。开展了以“创文明校园,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班级黑板报设计、制作和展评活动,书法比赛活动。召开“昆明市2017年文明校园创建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会”,通过“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征文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崇高师德,倡导严谨治学、廉洁自律的高尚师风。在师风建设中,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的代建荣老师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通过文明校园的创建,教育系统共有13位教师入选“昆明好人”,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形成教育合力

产生优化效应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社会家庭环境、公民道德素质、家庭教育质量等都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质量,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还要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

官渡区小板桥镇中学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德育主题的基础上,加强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引领。“我们将学校置身整个社会环境系统中思考,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聘请小板桥派出所教导员为法制副校长,号召动员辖区内所有社区、单位携手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小板桥镇中学校长缪春萍介绍。

小板桥镇中学邀请广大家长及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就全市层面来看,市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在家庭中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不断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学校开展家教知识讲座,普及科学的教子观念。昆明市妇联、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开展了主题为“争做合格家长 培养合格人才”——昆明市家庭教育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巡回讲座活动。以新学期开学为契机,进行新生家长培训。组织了“示范社区家长学校”创建活动,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推进“网上家长学校”的服务功能,切实发挥各类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作用,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通过全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系列活动,促进家校共育,在全社会营造起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依托中小学校中建立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中心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亲子活动等家庭教育活动,适时举办了“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形成家校联手育人的风尚。

与此同时,拓展社会教育渠道,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资源。目前已有建成及在建乡村少年宫94所,按照昆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目标,到2020年,昆明将力争使各类乡村学校少年宫总数达到100所左右,每个乡镇建有1—2所,免费向乡镇未成年人开放,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村孩子在课余时间也能到少年宫学习琴棋书画、开展活动,也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享受到同等的学习资源。积极发挥社区未成年人活动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等课外活动基地的作用,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周末戏曲大舞台” “争当图书管理员”等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体验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走进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张丽亚报道

Tags: 昆明 格局 教育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