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平,现任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1991年10月,朱秋平调到宁明县文物管理所工作,26年来,他像呵护自己儿女成长般全身心致力于花山岩画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工作,让壮族祖先骆越先民的文化瑰宝——花山岩画冲出广西、走向世界。(中国文明网)
当看到千年花山岩画在长达13年之久的漫漫申遗路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时,无论是谁,都会为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景观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中国岩画申遗、广西世界文化遗产、壮族世界文化遗产三个“零”的突破而欢欣鼓舞,而申遗背后的人物朱秋平和他的故事,以及朱秋平身上所折射出的那种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更是令人感动不已。
岩画保护须有强烈的事业心。朱秋平为了花山岩画的管理和保护,他牢记使命,尽职尽责,把精力和情感倾注到文物事业上,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工作姿态和思想境界积极投入到花山岩画保护和管理工作中。不仅如此,朱秋平还根据花山岩画的客观条件,为申遗积极开展工作,攻坚克难、努力拼搏,终于实现了申遗目标,为花山岩画冲出广西、走向世界立下了不朽功绩。
岩画管理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朱秋平深知花山岩画维系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着壮族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了保护和传承花山岩画,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面对工作任务繁重、交通工具缺少、业务经费匮乏等困难,他毫无退缩,勇挑重担,迎难而上,足迹遍布全县13个乡镇161个行政村1108个自然屯。朱秋平以高度的责任感,为花山岩画申遗工作作出了不懈努力,使花山岩画景观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岩画入遗须有精湛技艺。文物保护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文物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朱秋平为让沉寂的花山岩画“活”起来,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花山岩画,记录了40多本笔记近100多万字,并将资料制作成PPT,记载了从上世纪50年代起花山岩画研究的所有文献和纪事,被誉为“花山岩画的百科全书”。朱秋平不仅对文物保护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还以精湛的技艺和熟练的业务素养,为花山岩画的保护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岩画入遗尽显秋平本色,正因为有朱秋平这样技艺精湛、业务熟悉的“能工巧匠”,花山岩画才能实现“三个零”的突破。(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