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金水银桥拂新风

大理市银桥镇西倚巍巍苍山,东濒淼淼洱海,素有“金水银桥”“大理石之乡”美誉。当前,银桥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续写着“金水银桥”新的发展故事与传奇。

大理市银桥镇西倚巍巍苍山,东濒淼淼洱海,素有“金水银桥”“大理石之乡”美誉。当前,银桥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续写着“金水银桥”新的发展故事与传奇。

走进银桥镇,你就会被苍洱风光及道路两旁的繁花吸引,“来银桥观花,成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银桥镇上阳波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冯巨涛说,薰衣草、玫瑰花、牡丹花顺着公路两旁绽放,花枝不断,四时常开。

冯巨涛一边采摘玫瑰,一边说,3年前,他带领53户村民成立大理市小冯食用玫瑰专业合作社,流转150亩土地种植食用玫瑰,建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种苗供应、技术指导、产品研发、生产实验等为一体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现在,合作社成功开发玫瑰蜜茶、玫瑰酵素、传统玫瑰酱等十几种玫瑰产品,并把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反应不错。下一步,还将结合空心村整治,将多余的房子整合出租,形成观光、旅游、体验消费为一体的新业态。

“500亩车厘子已种植3年时间,明年就可以上市了。”大理云景尚品公司现场负责人杨春分介绍,除了车厘子,他们的观赏牡丹也引来许多游人,明年将准备打造升级成精品牡丹园,成为一个旅游观赏点。

“种不同的花,四季常开,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光休闲。”阳波村党总支书记李普燕说,阳波村共有上规模的大企业5家,小企业10多家,村里共2300亩土地,1700亩已流转给企业,发展休闲农业,形成洱海边规模较大的花卉观赏区域,游人如织。

银桥镇党委书记杨砚池介绍,银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地理区位和适宜气候,将双鸳溪与锦溪之间近两万亩区域定位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高原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打造发展科技型、生态型、特色型、休闲型、高效型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探索转包、转让、合作社统一经营、龙头企业集中管理等多种形式,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目前,银桥镇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入社社员200人,实施规模化种植的现代农业达8970亩。

“每个村落的下端,都建一个多塘系统,收集处理全村污水,经过多塘净化后再流进洱海,削减污染物。” 银桥镇副镇长杨彬说,由上海交通大学专家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拦截村落污水的多塘系统,效果明显。

松鹤里多塘系统内,只见流入的水质污黑,而出水口处,海菜花长势良好,水质清澈。“占地800余平方米的多塘系统,有三级污水处理池,塘中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污染物得到大幅削减。”正在植树的工人杨时佐说,他们在多塘边种上300余棵雪松,百余棵石榴,三年后,将来可实现“以湿地养湿地”。

“我们的村规民约中规定,保护好洱海,不乱倒垃圾,实行门前四包等。”李普燕说,阳波村原来大多村民都有旱厕,污水收集意识较高。目前,在洱海环湖截污二期工程中,有200户村民实现“四水”全收,阳波村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覆盖。

杨砚池介绍,今年以来,洱海保护工作实行目标倒逼,责任倒逼,做到每天有部署、有分析、有解决、有成效。目前,完成所有农户排污情况调查和一户一档工作,村落污水收集系统、中小学校排污实行全覆盖,建设化粪池4087户,12个库塘收集系统。

Tags: 银桥 金水 新风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