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说了,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这可给我们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啊!”18日下午,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绿溪村委会主任普永学收看完十九大开幕会后,拿着笔记激动地对村民们说。
最近几天以来,普永学内心一直比较期盼,希望从大会里了解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方向。17日下午5时左右,他就逐一通知28名村三委全体工作人员、党员、村民代表集中到村委会的为民服务站集中收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村里的5个村小组党支部则由各个支部书记负责召集集中观看。
“村里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现在习总书记的报告里提到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家才会大胆放心地对土地进行投入,以后我们农民还会越来越富裕。”普永学说,对于报告的涉农发展部分,他听得格外细,“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感到,我们农村的发展新时代来了,今后我们村也要按照总书记的提出的要求,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发展。”
52岁的施永胜在18日一大早,就和妻子去田里把收废弃的薄膜,不到9时他就急忙回到家收看十九大开幕会。他表示:“最近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党对干部管得越来越严,我们去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都提高了不少,听了十九大的报告对我们国家信心更加增强了。”
绿溪村是晋宁最边远、偏僻的彝族山乡,今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在绿溪村的大绿溪村小组直播彝族传统过中秋的盛况,让这村走进了大家的视野。村里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宜人、降水量充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最近几年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上由于惠农政策多,村里的经济不断增强,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里大部分村民建盖了新居,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眼下正是金秋时节,走进大绿溪村小组,家家户户忙着秋收秋种,刚收过烤烟后,很快要开始种夹豆、油菜等。放眼望去,刚收割过的庄稼地里露出了肥沃的土地,远处茂密的小山仿佛为庄稼建了一道道生态屏障。
“我家种了13亩烤烟,今年烤烟卖了近6万元。”施永胜高兴地说,最近几年由于政策好,收烟价格高,现在种烤烟和夹豆让他们日子越来越红火,2015年一家人住上了2层楼的新房。
目前,大绿溪村小组是夕阳彝族乡的烤烟种植大户,烤烟、荷兰豆成为绿溪村人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绿溪村于2011年成立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努力,2016年的村小组的烤烟均价在晋宁区名列第一,在昆明市名列前茅。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6014元增加至2016年的8589元。如今的大绿溪,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粉墙青瓦,干净整洁,漫步其中,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
2013年当选为村主任的普学永见证了过去几年来村里的发展变化,听了报告后的他对绿溪村更加充满了憧憬:未来村里还要加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农民从土地获利更多,同时加大生态民俗乡村旅游发展,建设标准化公厕、游客接待中心,加强村里的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绿溪村成为真正的生态文化旅游村。
“我们还要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十九大的会议精神,把习总书记的报告作为精神动力,把我们绿溪村建设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态村!”普学永说。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