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理居住证。
窗口微笑服务。
民警上门为老人服务。
治安志愿者参与社会治安防控。
市民自助领证。
计家为户,计人为口,中国的户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自由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相互交往更加频繁,户口管理也就成为近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公共信息管理,也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
平安,是和谐之基、小康之需、人民之盼、公安之责。而管理是实现平安的基石。近年来,面对流动人口增加、办证量快速增长、警力不足的压力,昆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迎难而上,不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工作细致扎实、服务热情耐心,才能让群众打心底‘点赞、叫好’。”人口管理支队民警说。
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昆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结合“互联网+”服务,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出一批新举措,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落到实处。“服务好、办事快”是一位普通群众对昆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工作的评价。
改革
人民至上 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
毕业多年后,王先生终于在今年7月落户昆明翠湖北路社区集体户。对他来说,长期人户分离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终于得以解决。
“人户分离是多年来困扰我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多亏了今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印发。”王先生说,他于2009年毕业于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毕业后户口只能由学校迁回富源老家。随后他在昆明找到工作,但因为他没有合法稳定住所,毕业时间较早,单位无集体户,不符合在昆明落户的条件,故户口一直在老家。
新政策出台后,王先生实际居住地的翠湖派出所户籍民警第一时间通知王先生本人可前往派出所办理落户相关事宜,在民警的帮助下,王先生的户口终于登记在翠湖北路社区集体户上。
一本薄薄的户口本,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管理方式,在改革的路线图中,户籍制度改革无疑有着“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意义。
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通知》明确,全面放开人才、学生等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全日制国民教育系列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院校毕业人员,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初级技工以上资格的人员,可以在实际居住的城镇地区先落户后择业,将户口登记在居住地的社区集体户;并放开学生升学进入城镇的户口迁移条件,实行来去自由的大中专毕业生落户政策,全日制国民教育系列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后户口托管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集体户的往届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将户口迁移至省内的入学前原籍地(含乡村)、父母现户口所在地、就业单位或社区集体户。
此外,《通知》还调整放宽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对在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取得产权的自住合法稳定住所实际居住的,房屋产权人可以在实际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未取得产权的自住合法稳定住所实际居住的,凭合法购房合同、交款发票等材料,房屋合法拥有人可以在实际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租赁合法稳定住所实际居住且在昆明市连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满3年的,在公安机关登记租房信息后,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可以申请将户口登记在实际居住的租赁合法稳定住所或居住地社区集体户口。有合法稳定就业,且在昆明市连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办理居住证分别满3年的,可以申请将本人户口登记在就业单位集体户或就业地社区集体户。
9月4日,对顾女士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她顺利落户呈贡,成为呈贡区的居民。成功落户,对于顾女士来说,不仅意味着一个身份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她今后在昆明居住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与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落户相比,呈贡区户口迁移限制得到进一步放宽。有合法稳定住所,申请人不受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条件限制;租赁合法稳定住所和有合法稳定就业的,申请人在昆明市连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限为1年以上(含1年)。
如今,昆明的户籍制度改革仍在不断“破冰”前行。
便民
身份证异地受理还能自取
取号排队、信息初审、自助填表、缴费交表、采集人像……仅用了10分钟,在昆明工作的红河姑娘小李就领到了《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凭此凭证她可以在昆明拿到补领的身份证。
2016年7月,昆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在昆明主城区先期开设了7个异地身份证受理点。今年3月1日,昆明全面启动了省内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开通了主城区及其他县(市)区的146个受理点,为群众提供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等服务,凡常住户口登记在云南省内的居民,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跨县(市、区)的,可在实际居住地派出所户政窗口或办理户籍业务的公安派出所办证窗口申请办理异地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太方便了,省了路费也省了时间。”拿到《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的小李十分兴奋。小李是红河州人,在昆明的一家金融公司做行政工作,今年年初,她不小心遗失了身份证,之前考虑到需要请假回老家补办比较费时间,就一直拖着,从新闻上得知3月1日起省内居民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她仔细看后发现自己符合条件,在昆明就可以补办原本需要在个旧补办的居民身份证。
从今年5月起,昆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开通了全市所有派出所户政窗口异地身份证受理工作。截至目前,省内异地受理身份证数32989张,跨省异地受理身份证数25615张。
“这项制度实施以来,提升了全市公安机关户政窗口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切实解决了群众在昆明就业、就学、居住办理身份证不便的难题。”人口管理支队民警介绍。
除了身份证异地受理,今年8月,昆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还在呈贡区石龙湖派出所率先开通身份证24小时自助取证服务,目前,自助取证机已投放身份证585张,群众成功取走496张。自助取证机的投用,既是便民利民的创新举措,又是“放管服”改革精神的落实。待完善成熟后,24小时自助取证机将逐步在昆明市范围内推行。
为了进一步创新便民举措,五华公安分局王家桥派出所开设新建小区服务窗口、客运站便民窗口、务工人员聚集区流动窗口等“三个窗口”,为小区住户提供预约办证、送证上门等服务,为客运站流动人口、务工人员提供居住证办理、咨询等服务,实现便民“接地气”和服务“零距离”,增强服务效能,满足群众新需求。
探索
警务自助机将警务服务推向街头
今年6月,昆明市公安局实行户籍窗口双休日节假日轮班制,错时服务办事群众。全市户政受理窗口周一至周五视情况为群众提供延时办理服务,直到向最后一名办事群众提供完所需服务,窗口才能下班;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晋宁区、高新区、经开区和度假区的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周六上午提供办理服务;农村地区派出所户籍窗口周末遇有赶集日的,则要全天提供办理服务。
此外,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因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前往公安机关窗口办证办事的,辖区社区民警要在两个工作日内将群众需求转达至相关窗口单位,窗口单位民警在五个工作日内上门提供服务。
“平时上班忙,要来办身份证只能向单位请假,现在民警周末提供服务,这种做法值得点赞。”市民高女士对公安窗口延时办理服务连连称赞。
让群众打心底点赞和叫好,不仅要方便,更要让群众感受到优质服务。
8月2日,昆明市公安局在主城区启用60台警务自助服务便民一体机,分别布建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五区及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辖区的治安警务亭中,24小时接受市民户籍身份证明自助办理、出入境咨询、刑事犯罪举报、交通罚款缴费、防电信诈骗等业务,提升治安警务亭的便民利民服务功能。
警务自助服务便民一体机的使用,将警务服务推向街头巷尾,昆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以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抓手,积极推动昆明市部分户籍业务上线警务自助服务便民一体机终端。
当天,到昆明游玩的段女士在民警的帮助下,不到1分钟就拿到了身份证明。而此前,她正因为忘记带身份证无法入住酒店而焦头烂额。
除了“身份证明”自助打印(可用于乘坐长途汽车及住宿),警务自助服务便民一体机还能自助打印“居住登记证明”,打印“户籍证明”(户口登记在昆明市集体户、直管公共户等无《居民户口簿》的人员,可自助打印,用于办理婚姻登记、购房、就学、就业、公证、信贷、保险等业务),户籍业务办理进度查询。
升级
新版居住证免费办理
4月28日上午,新版《云南省居住证》在盘龙公安分局印象派出所签发。新版《云南省居住证》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使流动人员享受到立等立取、全省通用、免费办理的服务。来昆明工作生活了10年的梁先生成为全市领取新版《云南省居住证》的第一人。
新版《云南省居住证》与以往的《昆明市居住证》《昆明市临时居住证》有很大区别,新版《云南省居住证》为蓝色封面,在内页中,分别是贴照片处、姓名、性别、民族、居民身份证号码、签发机关、签发日期、居住证号码,以及二维码和用证须知,与以往的居住证相比,新版《云南省居住证》上少了领证人员的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和有效期。
民警介绍,流动人口在昆明市居住满半年,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就可以在居住地派出所申领《云南省居住证》。流动人口申领《云南省居住证》时,应当提供本人的居民身份证、白底照片,就业、居住或者就读等证明材料。流动人口持有《云南省居住证》后,可享有办理身份证异地换领、驾照业务、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和权益。其中,居住满半年是指在居住地居住并办理暂住登记满半年就可申领《云南省居住证》。
新版《云南省居住证》没有区域的限制,流动人口在昆明五城区任何一个辖区派出所申领《云南省居住证》,取得《云南省居住证》后,不管租住地是否发生变化,都可在云南省内的派出所办理每年一次的签注。它的启用,既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科技
采集有“神器” 100%准确采集人口信息
以前,传统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总是存在采集、填报、录入模式效率低、信息来源渠道单一、环节繁琐、错漏率高等问题。
意识到加强人口管理和治安信息大数据收集运用的迫切性,看到强化信息采集工作的新契机。去年,“手机APP信息采集移动终端”开始在五华公安分局和盘龙公安分局试点使用,借助科技创新手段,重点对人口密集、出租房、街面等重点部位、重点地段、重点单位进行信息排查搜集。
“手机APP信息采集移动终端”改变了靠传统纸质登记和手工录入的局面,引导公安基础信息管理向智能化、多元化、系统化、科技化发展,大大降低错误率。今年,“手机APP信息采集移动终端”在全市推广使用。
近期,全市公安机关组织10万“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参与街面巡逻防范、看楼护院和邻里守望等活动,开展辖区安全检查1545次,开展治安巡逻防范2827次,采集流动人口信息34333条,排查治安安全隐患648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08条。
在昆明,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来自于更便利的服务,更来自于这座城市对每一个人的接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方案的通知》的实施,给那些在昆明打拼多年的外地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向他们明确了完全融入这座城市的清晰路径。
记者蔡靖妮报道 昆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