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对我而言是一片圣土,或者说是一片净土,所有好的话剧演员都是敬畏这个舞台的。”出身话剧世家的李乃文对话剧有着独特的感情,它让李乃文知道“演员”是什么,虽然李乃文之后进军影视剧行业,但他对“演员”二字的执着从未改变。“如果你不爱这个职业,还要继续当演员,那对我而言,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演员,你再红也没用,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
话剧是心中的一片圣土
李乃文的母亲是天津人艺的话剧演员,受母亲的影响,李乃文从小就活跃在话剧舞台,中戏毕业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话剧演员。从《故事新编》、《他没有两个老婆》、《坏话一条街》到《恋爱的犀牛》,在话剧舞台扎实地磨练演技,李乃文成为林兆华、赖声川、孟京辉等话剧大导演的常客,尤其成为孟京辉导演的御用演员,用他的话说,“戏剧还是挺一帆风顺的。”与大导演的合作也让李乃文收益颇多,“表演不说,就说审美,他让你潜意识里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哪个是稍微‘高级’一些的,这些是潜移默化的。”
转战影视剧后,李乃文对话剧舞台依然充满尊敬和感激,“戏剧为影视打下了基础,受益颇多。”话剧对李乃文来说是无法割舍的舞台,“(回归话剧舞台)会的,看机会吧。”
从话剧到影视剧,表演方式、创作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李乃文对此也深有感触,“其实我更喜欢话剧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环境,到现在也是。以前的影视剧好像还好,一起围着剧本讨论,现在好像很难了。但是话剧还是这样,还在遵循这个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现在影视剧因为时间等原因,在一起讨论、研读剧本的创作环境营造不起来了,这个挺可惜的。”之后他发出一个演员的心声:“还是希望大家能尽量秉承这种规律。”
在当下名利浮躁的娱乐圈,一心钻研演技的演员已经不多,能不能红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但李乃文说,“我还是看好与不好吧,红与不红跟我没太大关系。”
演戏是精神鸦片容易上瘾
李乃文就这样在影视剧中兢兢业业地演好每一个角色,这些角色都带有李乃文独特的个性,“我觉得每个角色在我身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说我能赋予角色的个性,别人来演都做不到那种。”演过众多角色的他对“坏人”充满执念,“好人谁都能演,坏人大家都会千篇一律觉得他就是坏的,可他真正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好像别人都给忽略了,就想让大家看到‘坏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有好有坏,人物才会玩完整。”
塑造反面人物通常不会受到观众的喜欢,但李乃文有自己的看法,“演员创作角色,其中一个职责就是要让观众理解这个角色。理解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启示,你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别固执的人,你会特讨厌他,但其实咱真不知道他身后的故事是什么,咱真没资格去讨厌谁。当你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没有任何权利去指责这个人。”
李乃文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特勤精英》中饰演了陈志勇,同样是个让人不太喜欢的角色,“这个人可能不近人情,可能有点不可理喻,让人无法理解,怎么这么固执。但是我相信观众看着看着,会理解郑志勇他为什么这么做。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会理解他,可怜他,心疼他。”
作为演员应该将自己交给角色,这是好演员的幸事但也是悲事,“有时候特别希望成为角色那样的人,但是呢,老天爷好像也不给我这个机会,因为马上又要进入另一个角色。所有人都说,演员能够体会百变人生。我为什么挺喜欢这个职业呢,挺有趣的。可是时间长了,反而生活中是一个相对无趣的人了,因为你老想着角色的事儿,真正生活的时候就觉得好无聊啊!已经习惯呆在角色里了,出来的时候无所适从,其实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儿,但是没办法。只有你和你自己的时候,你反而特别无措,不知道该干嘛;跟角色在一起时,你就觉得特别有意思,琢磨他每天干嘛。”但即便是这样,李乃文仍然对演戏如痴如醉,“其实也像一种精神鸦片,演戏容易上瘾。”
跨足综艺 戏仍是老大
演戏之余,李乃文也开始跨足综艺,“有合适的,新鲜的事物,该尝试的还是要尝试,你总守着自己的这一点地儿也没必要。”但却依然离不开表演,李乃文谈到正在参加的一档演技对抗节目时,对表演滔滔不绝,“说实话我不认为这个和演戏有什么冲突,不是说你做综艺就不会演戏了,没这道理。你去尝试新鲜事物的同时,你自己的地没有丢,丢不了的。”
既然是对抗就有竞争,但在李乃文眼中“戏才是老大”,“这个不是打擂台,打拳击,我把你弄倒了,我就赢了。你把我打倒的同时,这个戏就倒了,戏倒了,谁都没了,都输了,就这么简单。为戏服务,这是演员最基本的职责。”
李乃文是一名演员,红不红从来不是标准,好不好才是关键。(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