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场
本报记者 李汉勇 文/图
从发展牛油果种植到扩大肉牛养殖,孟连坚持绿色理念谋划,构建起绿色特色产业体系——
孟连,在傣语里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植被茂密,物产丰富,蔗糖、橡胶、茶叶、咖啡产业生机勃勃。也因与缅甸山水相连,孟连还被誉为了“边地绿宝石”。如今,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随着牛油果、肉牛等绿色生态新产业的崛起,孟连这颗绿宝石更加璀璨夺目。
“1135”带活肉牛产业
2015年8月,孟连县勐马镇芒海村出现了一家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家合作社创新了生产经营和组织模式,使村集体、农户都有了较好的收益,也使肉牛养殖产业在孟连快速发展,带动许多贫困户脱贫。
肉牛养殖资金需求大,单家独户难以发展,合作社用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解决了资金问题。股金有两种,一种是以集体经济资金入股,有3万元;另外是芒海村民小组58户农户以现金方式入股,按每股1000元的标准,每户最低认购5股,最高可认购20股,共吸纳社员入股资金33万元。合作社还获得了政府投入的项目扶持资金306万元,用于牛圈、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每年还提供100万元贴息贷款作为合作社的发展基金,有力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建立了管理团队,股民对合作社实时进行监督,保证了合作社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在技术和销售方面,合作社引入了专业公司,因此形成了“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
而“1135”是合作社经营方式的形象总结,其实是合作社的收益分红比例。纯利润的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本村的公益事业和解决村“两委”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10%的利润作为村民小组的收入,用于小组基础设施等建设;30%作为合作社追加股本用于扩大再生产,50%作为社员入股分红。
2016年,芒海村合作社出栏肉牛560头,总产值93.83万元,入股社员最低收入3800元,最高收入达1.55万元。村集体也得到了收入6万元。
合作社还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脱贫出列计划,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合作社养牛场打工,养牛场提供10余个打工岗位,每月每人工资1500元以上,一年下来,可以实现增收20000多元,农户在养牛场打工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养殖技术,增强了脱贫致富的能力。
芒海村民小组建档立卡户户主岩依,是合作社聘请的管理人员,负责肉牛喂养和牛圈管理工作,合作社支付他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每年的工资收入达两万多元,加再上其他种养殖收入,真正实现了脱贫。
村民岩共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想要改变生活现状的他,却苦于没有本钱。合作社成立后,他每三个月就会以每公斤23元的价格从合作社“买”来两头牛。虽说是“买”,但是买牛时岩共家并不需要付钱,只是跟合作社签了一份合同,合同里详细写明牛的数量、重量等信息,3个月后岩共将会把牛以每公斤23元的价格卖给合作社,饲养期间肉牛育肥增加的重量将全部转化为岩共的收入。仅仅靠着肉牛育肥这一项,岩共每年收入将近两万元。
如今,合作社的“1135”模式已辐射带动孟连多个乡镇的村组发展肉牛养殖,“千户万头”肉牛养殖计划通过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专业组织化水平,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建成中国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基地
孟连芒信镇坐落于一座丘陵上,两年前种下的一片牛油果,如今枝繁叶茂,已经有一人多高。“明年就可以挂果了”,看着长势良好的果树,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祁家柱开心地笑了,“牛油果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对温度、湿度、土壤都有极高的要求,我考察了很久发现,中国众多省份中云南最合适,云南县份中最合适种植又当属孟连。”
祁家柱多年前在国外旅居时发现了牛油果巨大的商业价值,决定把牛油果引入国内种植,在与美国、墨西哥的企业谈判失败后,他没有气馁,继续寻找合作伙伴,最终成功引进了以色列全套牛油果种植技术。牛油果属于地理作物,需要长时间反复试验寻找最佳种植地。同时,牛油果树有“大小年”的生产特点,即一年丰产一年低产相间隔,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采用蜜蜂授粉等多种形式保证丰产。“牛油果种植最大的困难就是需要耐心,我用了7年时间来引种观察,终于成功了。”祁家柱感叹道。
孟连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土壤等条件非常符合牛油果种植要求,绿银公司最终将基地定在了孟连。
目前,普洱绿银生物公司已经在孟连种植牛油果7500余亩,成为中国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基地。公司计划5年内把种植规模扩大到5万亩,其中,公司的核心示范园1万亩,农民专业合作标准化种植园4万亩。同时,建成良种快繁中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园、原料加工厂、精深加工厂、工程技术中心。牛油果从原料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形成完善后,到2020年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0亿元,成为孟连又一个高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从牛油果到肉牛,“牛牛”是孟连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缩影。坚持用绿色理念谋划产业,孟连着力构建起的绿色特色产业体系,全县特色生物产业面积达63.7万亩,有初加工企业126户,绿色新兴产业逐步壮大,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