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富源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幸福路让水族乡焕新颜

国庆节前夕,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沙营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下笔冲至特土全长6公里多的水泥路验收通车。沿途的特土、大转弯、下必冲3个自然村的800多人,从此告别了晴天灰、雨天泥的土路,走上了晴雨无阻的幸福路。

国庆节前夕,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沙营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下笔冲至特土全长6公里多的水泥路验收通车。沿途的特土、大转弯、下必冲3个自然村的800多人,从此告别了晴天灰、雨天泥的土路,走上了晴雨无阻的幸福路。

古敢水族乡是云南唯一的水族乡,全乡有水族人口8000多人,聚居在云贵交界的大山深处。多年来,交通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去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古敢乡硬化道路,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村民脱贫创造了条件。

“这是一条真正的致富路。”沙营村党总支书记胡世昆说:“以前,到了雨季,泥滑路烂,越野车都无法开。生姜上市时,外面卖2.5元一斤,里面卖2元一斤都没人去收购。现在好了,这条路修好了,里外连成一体,村民致富有望了。”

为推动古敢乡的快速发展,古敢乡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功能,增强发展后劲。目前,全乡新建通村水泥路20公里,新建砂石路11.5公里,改造通用土路25公里,硬化村中道路18.2万平方米,解决了1.3万多人的行路难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给三产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补掌村古敢水族文化浓郁,自然环境优美,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该乡抓住机遇,修建双龙潭景区,新建农耕文化展示区,扶持乡村农家乐2户。

山水农庄的段荣刁,以前种5亩地,以种生姜、薏米等作物为主,收入不高。去年11月,他在政府的帮助下,投资6万元搞起了农家乐,今年上半年,收入8万多元。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知名度的扩大,古敢水族乡将越来越展现出她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山水魅力。

记者 蒋贵友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