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民国,大家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那个时候,评书茶馆发达,前为清茶馆,提笼架鸟、闲散阶级人物到那喝清茶,后为评书馆,不卖清茶,所上的茶座都是好听评书的。
现在,就跟着我来一起穿越到民国时期,去感受一场难得一现的民国茶馆评书吧!走进华坪县博物馆内黄葛树茶馆亲身体验。民国时期以大茶馆居多,无论是鲁迅先生的笔下描摹,还是电视剧里的影像记忆,茶馆大院一向是人声鼎沸、热闹喧哗。采访当天,记者走进华坪县博物馆内黄葛树茶馆,它在依托原有风貌基础上“修旧如旧”还原成民国时期茶馆。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华坪县博物馆内黄葛树茶馆评书正式挂牌开讲。博物馆馆长马海身着棉麻素衣、手拿折扇,醒木一拍,为第一批听众讲述华坪历史故事。开拍前拍醒木引来众人拍手喝彩,表演者又说又演亦述亦评,越说越有劲,群众越听越入迷,待到情节缓和处,才晓得端着盖碗茶饮一口,缓缓劲儿。
评书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以口头表演为主,兼有肢体动作、表情辅助的综合性视听艺术。“茶馆评书”不但具有艺术性、互动性,更有其趣味性。今天的评书讲的是从华坪民国茶馆评书到茶馆小调,又讲了兴泉镇《唐瞎子》《张善人》的故事。
茶馆评书的第一批听众是华坪地税局干部职工,听了黄葛树下的评书,大家觉得受益匪浅,觉得华坪历史文化悠久,能够生在华坪、长在华坪感觉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这些故事更加激励了大家勤奋工作、爱我家乡、兴我华坪的热情。
据悉,“茶馆评书”主要讲述周家祠堂、瞎子唐贵、蛮王寨等28个关于华坪人的传奇故事,将茶文化、茶馆评书、黄葛树自然融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地域人文色彩,县博物馆馆长马海说,博物馆将充分挖掘华坪历史文化,把这个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免费的为华坪观众、外来的观众讲述华坪历史故事。(华坪新闻 王显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