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依靠“支部+”培育村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保障以农民为核心的各方权益,壮大以集体经济为重点的复合型村域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之一。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保障以农民为核心的各方权益,壮大以集体经济为重点的复合型村域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之一。

笔者认为,应以“支部+”模式为核心纽带,通过产业先导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内生动力机制构建村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产业先导机制是“支部+”模式培育村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突破口。村域经济状况的改善以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前提,而集体经济发展应建立在村级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之上。在村党组织的支持引导下进行村级产业的培育,一方面要坚持“农民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确保村级产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在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设置党支部,以党组织的先进性带动产业发展,坚持“产业链-技术链-产品链-价值链-人才链-利益链”的发展思路,最终形成村域经济发展的网状产业体系结构,并实现“支部+”模式与网状产业体系的有机融合。

利益联结机制是“支部+”模式培育村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核心。该机制主要由两个环节构成:首先是村集体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主要指在村级产业体系发展完备、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之后,党组织通过“支部+合作社”“支部+企业”“支部+种植大户”“支部+农民创业基地”等各种利益联结形式,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其次是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共享,这是利益联结机制的本质要求,指的是新型经营主体要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模式,确保产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而不是仅使一小部分人受益。

内生动力机制是“支部+”模式培育村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引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作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来源,在村域经济发展中,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改善农民家庭生活状况、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同时在产业发展、政治生活中真正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便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村域经济发展体系中,由此形成农村发展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通过内生动力机制促进村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支部+”模式乃至整个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在机制层面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发展模式。

总之,“支部+”打破了以地缘机构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模式,按照“发展产业、联结利益、富裕农民、激发动力”的原则,把基层党支部与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促进村域经济发展体系网与新型农村党组织框架的有机融合,从而回答了当前农村“依靠谁发展”、“发展为了谁”以及“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