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念好都市“农”字经

在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战略中,昆明市于2009年启动了以都市农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市启动的11个市级重点农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农业园区为载体,聚集农业龙头企业,以高原特色农业和昆明农业龙头总部经济为特色的都市农庄经济。

石林西街口乡村采摘游

呈贡万溪冲乡村旅游

本报记者 杨峥 摄

本报记者 李竞立

今日观察

在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战略中,昆明市于2009年启动了以都市农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市启动的11个市级重点农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农业园区为载体,聚集农业龙头企业,以高原特色农业和昆明农业龙头总部经济为特色的都市农庄经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些都市农庄已成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吸引各种优势资源纷纷涌入的洼地。在以都市农庄为主的农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下,昆明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迅速转变,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显著加快,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洼地效应日益显现

在阳宗海南岸的大片山地,以前由于运输和灌溉条件差,当地只能种玉米和黄豆,每亩每年纯收入仅有七八百元左右,收入也很不稳定。几年前,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把这里的1000多亩山地从农民手中承租过来,投资建设了中国唯一集木本花卉植物科研、展示、种植、销售为一体的都市农庄“南国山花”。

经过几年投资建设,目前“南国山花”生态都市农庄成为昆明首批获得“都市农庄权益证书”的9座农庄之一。农庄采用露天自然环境生长的方式培育种植鲜花,花期较长且花冠较大,普通木本花卉植物花冠达到10厘米以上,每朵花市场销售价15元至60元不等,亩产值可超过12000元,到了盛花期,亩产值更可超过60000元,投资回报率是种植传统农产品不可比拟的。

为吸引农业资本投资都市农庄,昆明市不断提升农业园区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聚。把园区建设和管理作为现代农业的第一抓手,成立了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开展网上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服务方式,实现企业与指挥部零距离沟通。

昆明还着力营造良好的园区发展软环境,最大限度地精简与园区建设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环节,简化程序,严格限时办结,实行一站式办理,为入园企业提供从申请到建设、投产的全过程高效优质服务,做到行政审批无阻力、程序无障碍,营造“三最四低”投资发展软环境。同时,采取市规划、指导,县级主抓,园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营,树立政府农业部门为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服务的意识,加强园区统一品牌的打造和对外宣传。加大园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产品有市场、竞争有优势、研发有基础、发展有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入驻。

截至目前,全市农业园区已建成的10家园区产值达17.1亿元,入园企业400余户,招商引资完成内资6.43亿元,引进项目7个,洼地效应日益显现。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来自昆明市旅发委的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小长假,昆明接待游客102.54万人次,同比增长28.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28.02%,其中农业观光游不可小觑。

不论是双休日还是小长假、黄金周,全市各都市农庄纷纷推出的采摘生态蔬菜、蓝莓、桑葚等各类体验活动吸引了八方游客。比如在富民国际杨梅健康文化旅游节拉动下,富民县都市农庄接待游客56220人,实现旅游收入100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3%和46.2%。

从2009年昆明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以来,目前全市已建成一批国家级重点农业园区。其中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斗南国际花卉园、晋宁宝峰农产品加工园等11个各具特色的重点农业园区集科研、种植、观光为一体。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已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的亮点、昆明市休闲观光旅游的热点,每年接待大量旅游观光者。

目前,昆明市已初步建成的农庄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已初具规模,旅游示范带动作用日趋明显,接待国内外考察团210批次、5000余人,入园游客30余万人次。

都市农庄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已成为乡村文明建设及增收致富的经济增长点。据昆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有68家都市农庄获得昆明市都市农庄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建设,其中有近半数已开始营业,兼具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精深加工等功能。

下一步,昆明市将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园区30个,其中建成3至5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园区,建成20个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园区。同时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一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庄园经济,促进农村与旅游等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

Tags: 都市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