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将村寨与外界连接起来,一幢幢新建的易地搬迁居民房镶嵌在绿树丛中,一片片特色种植养殖基地随处可见,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走进宣威市羊场镇普瓦、兔场、英角3个自然村,曾经出名的边远贫困山村,如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羊场镇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也是宣威市在实施精准扶贫“百日行动”中的一个成功案例。
今年以来,宣威市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制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将中央和省、市规定的21类项目纳入整合范围,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格局。目前,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751户6075人,农村危房改造1.1万户,确保今年拟脱贫人口无住C、D级危房情况。在教育培训扶贫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适龄儿童有学上,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通过省级督导评估。举办特色种植养殖、电工、焊接、烹饪农村实用技术等技能扶贫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人员近两万余人次;实现贫困人口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全覆盖。
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实行“领导联乡、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帮扶工作长效机制,5个省级部门、32个曲靖市级帮扶部门和126个市级单位,以及13315名干部职工全部挂包到贫困乡、贫困村和52862户贫困户,形成全社会支持脱贫、参与脱贫、结对帮扶脱贫新格局。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结合“狠抓落实年”工作,聚焦脱贫攻坚,制定出台《宣威市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成立28个由处级干部任组长的督导组,由纪委牵头负责的7个纪律监察组,定期不定期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督查,压实工作责任,倒排工作时间,严肃认真开展动态管理工作,签订《责任状》《承诺书》3万余份,促使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把脱贫攻坚工作时时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扎实开展。
通讯员 周开平 徐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