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生态环境优先 建设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红塔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立区”摆在全区发展战略之首,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红塔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立区”摆在全区发展战略之首,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持之以恒转方式、调结构,加大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力度,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体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区、环境优先,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努力争       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环保的生态经济
      完善生态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编制完善生态功能区划,科学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培育壮大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建成一批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和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打造一批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重点示范工程。
      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
      打造低碳城市。健全总量监测预警、统计、考核三大体系,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制高点。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全面加强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抓好节能型企业和节水型城镇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增效节能和环境保护。
      精准施策发力构建宜居生态环境
      坚持环境优先,持续强化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着力提升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
      加快绿色城镇化进程。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家园建设的每个环节,努力创造现代城镇之美和自然风光之美、山水田园之美融为一体的美丽家园。
      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深化“河段长”负责制,加大4条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加快19条主要河流周边流域重点企业和村庄截污纳管、生态净化功能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逐步探索市场化水务建设制度及模式。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使用,严控扬尘、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各类污染源。
      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巩固创卫成果,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工作。以“六城同创”为抓手,配合市级部门做好玉溪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增绿添色”和“点亮红塔”成效,实施全域绿化、全域点亮,做好城区主要街道、昆玉高速沿线高大建筑物夜景照明和农村亮化工程,建好北城、九龙池、玉溪城区、玉溪南等高速公路进出口重要城市节点;突出“海绵城市”新理念,加快聂耳路等9条城市综合管廊和玉溪大河上游汇水分区等4个项目建设。
      节约集约土地资源,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人多地少是红塔区的一个基本区情,加强民房统规联建既是红塔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举措,也是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利用效益的途径。我们牢固树立规划先行、节约集约意识,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继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和1.5套民房建设任务,打造处处是新村、村村有新貌的美丽田园宜居乡村。
      积极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终身追责”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各负其责”和“谁决策、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完善防洪、抗震、防治地质灾害、应对极端气候等应急预案,维护生态安全。
      增强改革动力健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环保监管、生态补偿、资源综合利用等环境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稳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改革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企业成为节能环保的实施主体和投入主体,形成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探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形成“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整合科研资源,加大环保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以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设施、环保设备制造、环保科技咨询为重点,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强、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环保优势企业。加大环保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创办、领办环保科技企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鼓励民间环保科技发明和创新,引导人民群众使用环保新产品,引领科技环保新理念、新生活。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