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在创新与传承中前行

建水紫陶,云南省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工艺品,1953年被文化部认定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安陶齐名。近年来,建水紫陶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扶持及制陶大师和制陶匠人的耕耘下,逐渐摆脱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知名度大幅提升。

背 景

建水紫陶,云南省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工艺品,1953年被文化部认定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安陶齐名。近年来,建水紫陶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扶持及制陶大师和制陶匠人的耕耘下,逐渐摆脱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知名度大幅提升。

话 题

随着建水紫陶产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已是百花齐放,各种新工艺层出不穷:老一辈匠人的制陶传统、新一代制陶艺人的新想法、还有随着宜兴等地匠人的融入而带来的新理念、新器形。建水紫陶如何传承自身独特的风格与产品辨识度?继续延续小作坊的生产方式还是走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道路?记者走进建水,走访制陶企业和新生代艺人,试图探寻未来的发展及前景。

尊重传统活跃思维 摄取前人养分才有创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碗窑村,大大小小的店铺里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种紫陶器物。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好,商人也罢,只要进到店中,都会围坐茶台旁一边品茗一边精挑商品,生意成交以否,一杯清茶都是最初的缘分。和其他市场内讨价还价声相比,显得十分雅致。

碗窑村是建水制陶的发源地,数百米长的街道两边,汇集着数百家制陶和售陶的商家。李鑫的工作室就在一个商铺的楼上,90后的李鑫在大师云集的建水,并不那么知名。然而由于他作品独特的色彩与质感,其落款为“三金”的器物受到很多买家的追捧。谈到思路,李鑫说:“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红、黄、紫、青、白5色土配制,色彩变化多端。我希望作品既能保持前人的古拙感,又能融入一些年轻人活泼的气息,因此,在泥土的配比中,我融入自己的理解,尝试着去将脑海里的画面复原。通过不断对前辈作品的临摹及长期不懈的实验,现在大体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当问及今后的发展时,李鑫说:“现在还年轻,谈自己要创新还太早。我现在一个月出产量大概也就是10多把茶壶,希望能够通过作品找到有共鸣的朋友。”把玩着一个题有“渴则饮”的茶壶,记者体会着其字中的蕴意,富有哲理却又不显老旧。

离李鑫工作室不远,另一位小有名气的制陶师徐长文也把自己的工作室放在一栋居民楼上。擅长书法的徐长文谈到紫陶的方向时认为,“现在他们需要的,是拼命摄取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精华,远远谈不上创新,以残贴来说,是紫陶的辨识之一。我大量时间都在研究以前的名家所临摹的字、配的画,发现从布局,排列到留白都有讲究。创新不是标新立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让藏家一眼就能知道,断简残篇来自哪个碑哪个帖。陶器不是平面的东西,如果是个瓶子,哪段话应该怎么摆,如果是个茶壶,大小如何,字体又该怎么摆放都非常有讲究。大师们的作品,是我们摄取养分的精神源泉啊。”

建水紫陶协会负责人告诉我们,在80、90后的制陶师中,一位叫李俊的匠人不得不提,他悉心研究紫陶的历史,其作品的身价在市场上也是与日俱增。在他工作的“若闲草堂”,我们见到了李俊。热情而善谈的他将我们带到自己的紫陶博物馆,从起源到历代的精品再到当下,他将紫陶千年历史娓娓道来。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

“我建博物馆的目的,就是向历代的大师致敬,同时,这些前人的作品也给予我充足的养分。”谈到现在市场的现状时,他说,“在大量消费者的认知中,建水紫陶就是‘阴刻阳贴、无釉磨光’,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融入外来思想所做的器物,有镂空、也有雕花,是否成功不好评判,只能交给消费者去评价吧,只要市场认可,就可存在。”

采访中我们深深感到,虽然年轻匠人的作品中都有不同于传统器物的独特个性,但他们也表示只有从老一辈的作品中去积淀,才能有属于建水紫陶的创新。“在技法上,我们应该传承紫陶的技法特点,在思想上应该有自己的创新。”或许李俊的一句话能表达多数年轻新生代的心声。

扩大产量增加销量 提高认知度才能壮大产业

与小规模的作坊不同,陶园三杰紫陶文化有限公司走的则是工业化和规模化的道路。该公司拥有两个工厂,擅长制作汽锅、花瓶、茶具、文具、贮具、花盆、风水缸等大型器物,其产品深受顾客青睐。每年1000余万元的产值,也让其在建水紫陶界有着较重的分量。总经理张健告诉我们:“虽然目前建水紫陶的知名度比起前些年已经是大大提高,但在国内市场还是不够响亮。因此,我们在保持有精品出窑量的同时,更多是制作一些平价的器物,让人了解得了、消费得起。”源于这样的思想,公司在制作环节和成本管控上下功夫,在保证品质与创意的同时,将价格尽量往下压。“当然,我们公司也是有技术传承的,现在建水紫陶界公认四老之一的马成林大师是我们的技术指导哟。”张总说。

持有相同观点和经营思路的,还有铭窑昌泰建水紫陶发展有限公司及璟陶居紫陶店。“现在紫陶界有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忙着窝里斗,说这个不艺术,说那个不纯正。一个茶壶,究竟是个生活用品,还是一个艺术品,没有定论。在我看来,目光应该放远一点,应该瞄准广阔的国内市场甚至是国外的市场。搞艺术一定要心静,只有销量上去了,大家都吃饱了,才有能力做出更好的东西。”铭窑昌泰的总经理李立华说,公司本着让更多人了解建水紫陶的思路,扩产能抓销量的同时,在自己风景如画的工厂中,建起了高标准的客房,力图引入各地的艺术家到这里创作写生、自己烧制及订制,各地客商到这里参与体验紫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扩大紫陶在国内的影响力。“按现有紫陶市场分析,常规紫陶产品市场年需求量应在40万件,产值约1.2亿元;高品质紫陶产品市场年需求量应在10万件,产值约6000万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何必再在自己窝里闹不休,咱们打天下去吧!”紫陶名家向炳成的一段话,也呼应了这种观点。

“前段时间省领导来调研时曾经指出,建水紫陶既有文化属性,也有产业属性、扶贫属性,要把紫陶文化传承好、保护好。这对建水紫陶是一个很清晰的定位,我们公司就是要把产量做上去,才能扩大产业,同时也为贫困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张健说。

当然,当地政府在扶持培育紫陶产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有目共睹,2010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紫陶协会成立、建水紫陶、建水紫陶及图、建水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大专院校开设紫陶专业培养后续人才等等,种种表明,这项传承了千年的技艺,将随着各方面的努力而越走越远,成为我国陶产业中一颗璀璨的瑰宝。

延伸阅读

期待柴窑淘宝

柴窑陶,指使用柴火在专门的窑内烧制出来的陶器,其窑变后所显现出来那缥缈的意境及迷人的色彩,让众多玩家爱不释手,魂牵梦萦。然而,另一种有趣的“淘宝”玩法更让人期待。

走进铭窑昌泰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建水紫陶产业园的基地,穿过小桥流水,豁然间,终于看到了传说中能烧出天价器物的柴窑。公司负责人李立华说:“这座柴窑虽然小,但要伺候它可不容易,要有经验丰富的团队紧密地配合,温度控制、送燃料、冷却都需要全神贯注,精准控制。即便如此,柴窑的成品率也远远比不上其他工业化生产的器物。我们有句话,叫神仙难知出窑色,说的就是出窑之前永远不能控制的色彩变化,当然,这也意味着每一件器物,都是独一无二而存立于世。”似乎是听到了记者小声嘀咕“好是好看就是贵”的声音时,李立华说:“这座窑已经是很好的耐火砖建造,按照设计标准,在宜兴能够烧100窑,而紫陶的烧制温度需要更高,所以烧到个40多窑就只能报废咯。而且柴火的价格也是每年疯长,因为本身的价值较高,成本自然就高。”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能接触柴烧作品,也为了扩大柴烧工艺的知名度,我们正在策划一个亲民的方案,最终结果是让大家得到实惠。”公司另一负责人蔡建波说,“这窑每次能够烧制300件器物,我们准备将每个作品进行编号,让客户按喜欢的数字进行认购,客户能用最少的钱淘到柴烧器物。”

“那大概多少钱一个号?能淘到什么器物?”

“有茶壶、杯子还有一些其他的器物,价格估计也就是100多块钱一个号吧。” 蔡建波说。

坐回宽敞的展示厅茶台,把玩着知名匠人王志伟制作的精美茶壶,我们问蔡总是如何想到这个点子?蔡建波说:“我和李立华涉足建水紫陶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经营中我发现,建水陶在全国范围内的认知还不是太高,而且让大家了解的方式也稍嫌沉闷。为了做大产业链,我们在销售中套用一些其他行业的销售方式,不但要做好我们的产品,传承传统工艺,创造出更美的艺术品,也要让大家觉得有趣、好玩,乐在其中。”

Tags: 建水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