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在昆大学生每月1200元够不够?

今年1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支付宝,发布了《中国大学生财富价值观调查》。该账单就全国4000多所高校及职业院校、10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2016年消费数据进行了专门梳理。

今年1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支付宝,发布了《中国大学生财富价值观调查》。该账单就全国4000多所高校及职业院校、10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2016年消费数据进行了专门梳理。

距离新学年开学还有不到半个月,许多新生即将开始大学生活。在家长们为孩子准备着出发行囊时,每个月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也成了不少家长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这几天,一则题为《妈妈每月给1200元,女儿反问是不是亲生》的热帖引来了众多关注和热议。那么,在昆明上大学,每月1200元的生活费够花吗?晚报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昆明读书的大学生,如果只是吃饭等日常开销,每月1200元是差不多的。但除了吃饭等日常支出,不少大学生都会经常聚会,喜欢娱乐活动或购物,每月花费算下来大多要在1500元左右。

每月花销多少?

多数派

每月1200~1500元

云南省内高校的大学生,每个月要花多少钱?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1名在昆大学生,有7名同学表示,每月的生活费在1200~1500元之间。在云南农业大学读大一的小蕊说,自己生活费每月平均1200元。“食堂平均一顿饭5块钱左右,加上偶尔出去聚餐或购物1200元够了,如果要买什么贵的或者要交什么钱,家里还会再给一些。”

“1200元够用了!”刚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的云南籍学生小杨说,大学期间她每个月生活费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学校食堂的饭菜都不贵,偶尔在外面聚餐也够了。而且如果成绩不错,学校每年还有奖学金。”

  豪放派

  两个月花销2万

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读大二的男生小博生活费却很高。“刚读大一时妈妈给了我一张存有4万元的银行卡作为两个学期的生活费,当时不知道节制,天天大吃大喝,结果不到两个月就花了2万元。我妈收到消费记录的短信后,我每个月生活费就变成了3500元。”刚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学生小鑫也表示:“每个月生活费至少得2000元。平时饭量比较大,出去聚餐也多。”

  节俭派

  每月1000元足够

“学校里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都比较节省,班上有个男生一个月700元就够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也有不少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内。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读大二的女生小蒙就说,她每个月花费平均在900元左右。“食堂打饭最便宜,想省钱打两菜才四五块。这样吃下来每个月也不过500块,剩下的钱还可以买点衣服。”小蒙说,即使现在自己衣服买得比较多,生活费每月也只要1000元。

  生活费花在哪?

  伙食费占了一半以上

据了解,伙食费是大学生每月支出最大的部分,占了一半以上,其次娱乐和购物也成大学生们一笔重要的支出。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大学生在淘宝平台的购物中,服装占全部支付金额的20.77%、话费占11.02%、美妆占8.04%,紧随其后的是数码产品、运动户外、鞋箱包、食品、手机、家居等。

  女生大花销在买衣服

晚报记者采访发现,在昆高校的大学生中,买衣服是女生每月的大花销,而男生则热衷聚餐等社交和娱乐。如果有谈恋爱等因素,一个月花费会更高一些。在昆明某高校读大二的女生小徐告诉记者:“除了餐食费以外,我每月最大的开销是买衣服,差不多要花200~400元。除此之外,偶尔还会买些化妆品或耳机等小电子设备,钱不够花的时候,也会做些兼职。”

男生一小半在聚会娱乐

在南京一所高校读大三的云南籍男生小俞每个月生活费是1500元,他说自己每月出去和朋友聚会玩乐的钱能用去生活费的一小半。“虽然没交女朋友,但还是会跟身边关系好的朋友经常聚会,周末没事的话就会出去聚餐或唱歌。虽然都是AA制,但算下来花销还是挺多,每个月这方面花费至少要600块。”

  每月该给孩子多少?

  家长

  给够孩子日常开销

“女儿去年考取了上海一所高校,所谓穷家富路,无论家里如何,孩子出远门上大学我都宁愿给孩子多点钱。平均下来,每个月给女儿的生活费在2200元左右。”家住昆明的曹女士说:“上海物价比较高,女儿一个人在外,希望她手头宽裕些,不要受委屈。”

杨女士每月给在昆明上大学的儿子生活费是1300元。她说,“给孩子的生活费多少取决于家庭情况,我们家都是普通双职工,经济水平一般,每月1300元够孩子的日常开销了。他要是想干其他事情,比如去旅游之类的就有点不够。但我和他爸爸都觉得,儿子已经成年,也有一份责任去养活自己,得有一定的独立能力,一直向家里伸手要钱他也不好意思。”

老师

量入为出,有计划给予

在省内一高校担任多年辅导员的杨老师认为,对于家长而言,孩子生活费的多少取决于家庭条件水平,应以量入为出的方式,有计划地给予。而作为大学生应合理花销,毕竟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必须从自身角度进行有效地规范,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在消费前做好规划,减轻家庭负担,并把有限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提倡健康的消费观。(文中学生名均为化名)记者 李思家 实习生 白雪

Tags: 不够 大学生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