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栗县赤峰镇枫桥村的上栗中学16岁高二女生朱思敏,因母亲近年查出癌症晚期,原本经济宽裕、幸福的家庭变得穷困潦倒,她在学校每天的伙食费不足10元。上栗县花炮总商会了解朱思敏的困难后,决定资助她直到大学毕业,萍乡武功山志愿者协会、上栗县志愿者协会及上栗仁泰教育基金会等爱心组织纷纷表示,日后朱思敏及其他特困学生还有其他困难,他们将予以关怀。(8月16日中国江西网)
开学季即将来临,在众多学生开开心心准备入学时,总有一群贫困学子因凑不够学费而忧心忡忡。这些家庭或因病致贫;或因灾致贫;或其他原因导致贫困。虽然原因各有不同,但是这些家庭却有着相似的经历:难以负担孩子们的学费及生活费。他们所遭遇的天灾人祸,我们无法预见,只能在这些贫困家庭最煎熬的时候,献出爱心,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度过难关。
扶贫济困,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尽所能,竭尽全力帮助弱势群体,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爱心助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爱心助学是社会公益的组成部分,帮助了许多贫困学子实现了他们的求学梦,不仅点燃了贫困家庭的希望,更加温暖了整个社会的人心。
爱心点燃了贫困家庭的希望。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荫;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其实很多时候,每救助一个贫困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些爱心款对企业而言只是一笔小钱,但对于受助学生和家庭来说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家境拮据的朱思敏在寄宿学校每天的伙食费不超过10块,父亲对于没有让她无忧无虑地上学而感到愧疚,但是家庭的现状父亲也无能为力。在这个家庭最煎熬的时刻,上栗县花炮总商会的爱心捐助不仅使朱思敏可以安心学习,而且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了人生的希望。可以肯定的是,爱心助学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让孩子顺利入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重燃了正处于困境家庭的希望。
爱心和善举温暖了社会人心。近年来,由于各种碰瓷、扶老人反被讹等事件的持续发酵,大部分人默认当下社会人心已经冷漠。但是,人心冷漠只是个案,像上栗县这种爱心助学组织和企业,全国各地数不胜数。很多人像这些助学者一样怀着一颗炙热的爱心,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传递着正能量。例如,现在很多突遭意外,导致处于困境的家庭,在难以支付医药费的情况下,会在网上利用轻松筹等软件来筹集医药费。众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虽然每个人所捐的数额不大,但是积少成多,也能及时帮助他们。正所谓,点滴爱心聚沙成塔,爱心浇灌连木成林。其实,我们不应该怀疑社会人心冷漠,相反地,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上的善良、爱心之举,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同时他们也更加坚韧,尽管家庭困难,仍然坚强地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拼搏,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社会关爱。爱心助学活动,就像一道明媚的阳光,照耀着贫困学子们不断求学的道路,更是将爱心和慈善传递给社会,温暖着人心。
文/周碧娇